於盛和妻子張和梅好言好語的勸了大閨女於招娣好久,於招娣實在是沒辦法拒絕了,這才答應了代替等等於大寶下鄉的事情。
同時她也希望可以借這件事情在父母心目中提升自己的地位,畢竟自己都願意代替他們的寶貝兒子於大寶下鄉了。
可是偏偏於招娣低估了這對父母的偏心程度,哪怕是於招娣願意代替弟弟於大寶下鄉去,她在家裏麵的待遇也沒有變得多好。
在下鄉前麵那幾天,於招娣想要和父親於盛多要一些錢帶著,於是她糾結了半天以後還是開口和父親於盛說,“爸,我現在要代替弟弟下鄉去了。咱們家能不能多給我一些錢帶著去啊?去了鄉下肯定是要花不少錢的。”
哪裏能想到於招娣一說出來這些話的時候,於盛就開始罵罵咧咧的說道,“我們又沒有逼著你代替你弟弟下鄉啊?這都是你自己願意的事情啊?怎麼著,現在又想要多要錢了是嗎?我告訴你一個女娃娃帶著那麼多錢幹嘛?也不怕去了鄉下以後就被人偷了。反正現在我身上也沒有錢。”
於盛就是賭定了現在下鄉名額已經確定下來了,就算現在於招娣想反悔也無濟於事了,所以他的態度也很不好。
於招娣聽到父親於盛一副無賴的模樣,她著急道,“爸,你怎麼能這麼對我呐?當初你和媽不是說好了隻要我代替弟弟下鄉,就給我兩百塊錢帶著去嗎?”
“什麼時候的事情啊?我怎麼不記得了。”於盛搖搖頭,表示自己根本就不知道這件事情。
說完之後想了想又從口袋裏麵掏出了五張大團結,還有一些零零散散的票子來。
於招娣看清楚了,那裏是五十塊錢和糧票、油票之類的票子。
於盛把這些錢和票子遞給了於招娣,隨即就說道,“招娣啊!不是爸爸不願意多給你一些錢啊?隻是你也知道家裏麵的經濟情況啊!你媽媽一個月去掃大街就隻有那麼一點錢,我一個月的工資也不高。咱們可是一大家子人生活在城裏麵呐?也不容易啊!”
“唉——”歎了一口氣以後於盛緊接著又說道,“更何況你也知道,爸媽還要養你那三個在鄉下生活的妹妹呐?不是爸媽不想多給你一點錢啊!現在家裏麵實在是沒有錢了啊!”
父親於盛打一個巴掌以後又給一顆甜棗。
罵了於招娣一頓以後他也開始和閨女於招娣打感情牌了。
聽到父親於盛這麼說,於招娣也不嫌棄,直接就把錢和票子接過來了。
畢竟於招娣心裏麵很清楚,等到她真正下鄉以後還要靠家裏麵的人接濟的,現在可不能把人得罪狠了,她還是懂得進退有度的。
不過心裏麵卻暗暗記恨上了父親於盛,因為兩天前於招娣回來家裏麵的生發現父母親趁著自己不在偷偷的給弟弟於大寶包肉餃子吃。
弟弟於大寶大快朵頤的吃了以後還裝模作樣的詢問道,“爸媽,為什麼不等大姐回來一起吃啊?”
結果下一秒於招娣就聽到了父母有些冷血無情的話,“你大姐一個女孩子用不著吃那麼好的東西,乖兒子你就多吃點吧!”
說著說著又給弟弟於大寶夾了好幾個大餃子到碗裏麵,於招娣在門口偷聽著他們說的話,隻覺得一陣的心涼。
吃完了以後於招娣又聽到母親張和梅對著弟弟於大寶說道,“乖兒子啊!這裏是二十塊錢,你拿好了。到學校裏麵想買什麼好吃的就買,不要虧待自己了。你可是咱們家唯一的獨苗苗啊!”
連帶著父親於盛也在旁邊附和道,“你媽說的對,男孩子就應該多吃點才有力氣呐!”
於招娣心裏麵默默地想著,“那可是二十塊錢啊?可以用來買多少斤豬肉了?”
於盛和張和梅對著弟弟於大寶如此豪氣,對著於招娣的時候卻是十分的吝嗇,每天都是在和於招娣各種哭窮。
就連於招娣想要和母親張和梅要兩毛錢去買一支筆,張和梅都會舍不得,通常這種時候母親張和梅總是會拿弟弟於大寶不要了的筆頭拿給於招娣用,然後對著她說,“你看看你弟弟用剩下的這些筆頭也挺好的嘛?幹嘛要浪費那個錢去買新的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