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麵聖(2 / 2)

“你就是劉銘?那個紈絝?”上麵老伯見我在他的注視下表現出的深深懼意,一邊讓我平身一邊笑著問我。“從長相看到和當年劉老侯爺有些相似,眉眼也像,就是比劉老侯爺多了絲滑頭的氣息。”先前還是對著我在說,後麵那句則是轉頭向著我舅舅了。

“回聖上,微臣妹夫妹妹去世後,微臣家中也逢巨變,這些年少了管束,以至這孩子玩劣成性,有負聖恩,臣深感惶恐,也難怪張二小姐想另結高枝,雖說於理不合,也怪不得她。”我舅舅嘴上所說怪不得她,但話裏的意思,明顯就是在怪她,難怪我舅舅話聲一落,舅舅旁邊一位約四五十歲的大叔連同他身後的顏平都變了臉色,似乎有些惱怒,但我舅舅對此好似視而不見。

為何這位大叔聽到舅舅的話這麼大反應?顏平怕受牽連還好理解,他害怕什麼?難不成讓顏平假借張二小姐臨場選婿將張二小姐收入房中是他的主意?這可真是怪了。

場中諸人各懷心思,聖上對此卻好似沒有看見,隻是長長地歎了口氣,“劉老侯爺胸有丘壑,德才兼備,且為人謙恭多讓,朕也是敬佩不已的。自劉老侯爺告老之後,這彈指一揮間,幾十年就過去了,劉卿一去也這麼多年了,現在看看,朕頗感有負於他老人家,有負劉家啊。”可能是看到我身上所穿衣服半新不舊,在身邊這些大員鮮衣玉帶的陪襯中顯得太過寒酸,聖上眼盯著我衣服上的一塊破損處發出感歎,這塊破損處是我在裝配蒸餾作坊加大號的設備時不小心被掛破的,當時也沒有留意,沒想到在這裏被聖上眼尖看出來了,以為劉家已經破落到小侯爺都要穿破衣的地步,作為一個有體恤舊臣美譽的開明君主,當然深有感觸,何況我爺爺還是他當年的心腹。

看人家這當聖上的胸懷,那真不是其他君王所能比的,至少還沒有幾個君王敢當著自已的臣子說出這樣的話,他們不怕損自己的形象?可無論怎麼看,李世民這番作為都逃不了一個“開明君主”的美譽,這可能正是李鍋鍋自信的一種體現吧,人家就不怕你亂說。

皇上的這番話,令得舅舅臉有不經意的喜色,而先前那老伯和顏平,甚至老伯旁邊另兩位官員臉上的憂色都增加不少。這話一時之間,也令下麵這幾位不好接口。都在揣摩聖上這話的意思。

“劉銘可有定親?”眼見場中有些尷尬,聖上笑了笑,神色恢複正常,問了一個我都沒有想到的問題,隻不知聖上為何會這般直接問出來,莫非是一時失語,抑或是有什麼深意?

這話令場中諸人神色更為恭敬,都心中一怔,心想終於進入正題了。

**********

題外話:

有兩點想說明一下,不是解釋,因為解釋就是掩飾,嗬嗬。

一是關於張二小姐,這個角色在小說剛開始構思時,結局就已經定了,這裏有些人的關係錯綜複雜,至於她是否會和主角走在一起,很快就有分曉;

二是關於唐代的音樂,流行樂是不被看好,但不被看好不是因為它是流行樂,而是歌詞,而我要說的是,對於一個喜歡音律的人來說,她對詞的關注,遠遠不如音律本身。因為音律在古代可以配很多不同的歌詞,這就是為什麼有人關注這歌,因為她要用這樂曲去配她的詞,新的(同時也是很好的)樂曲是較難碰到的。

這隻是我一點淺見,不是解釋,因為我也不認為流行樂的歌詞在古代會被人接受,但是樂曲本身會。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