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們要繼續講解地支的基礎知識。
一、課程回顧
在上節課中,我們講到了天幹。天幹分為十個,按照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的順序排列,每兩個為一組,一陰一陽,這就是十天幹。
十天幹的排列順序是按照相生的順序來排列的,也就是木、火、土、金、水的順序,象征著生生不息的循環。在季節上可以類比為春、夏、長夏、秋、冬這樣的順序。
今天我們來講解的是十二地支。地支是指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十二個符號。
之前我們也提到過,天幹地支這些文字的起源非常久遠,是我們的祖先通過觀察自然界的變化而創造出來的。十二地支也不例外,在古代,人們根據觀察到的自然現象,比如動物的叫聲、植物的生長、星象的變化等,來命名十二地支,所以每個地支都有其深刻的含義。
二、地支的含義
子,在動物裏,子代表孩子,在植物中,子代表果實。子的本意來自滋長的“滋”的意思,它代表著陽氣開始啟動,萬物開始生長、萌發的時刻。在一天中,子對應的是夜裏11點到次日淩晨1點的時間段,也就是子時。在一年中,子對應的是陰曆的十一月。
醜,醜的本意來自紐帶的“紐”的意思,它代表著陽氣繼續滋生,萬物開始形成根係,這個階段就像種子在土中開始生根一樣。在一天中,醜對應的是夜裏1點到3點的時間段,同時在一年中,醜對應的是陰曆的十二月。
寅,寅的本意來自引動“引”,移動的移的意思,寅的字形也確實非常形象,像是一個蓋子和一個甲木。它代表著土裏的根係逐漸強壯,凝聚成一股力量,準備破土而出,就像種子破土而出一樣。在一天中,寅對應的是淩晨3點到淩晨5點的時間段,同時在一年中,寅也對應著陰曆的正月。
卯,卯的本意來自冒出頭的“冒”的意思,它代表著根苗已經破土而出,冒出了頭,開始向陽而生,形成嫩芽。在一天中,卯對應的是清晨5點到7點的時間段,同時在一年中,卯對應的是陰曆的二月。
辰,辰的本意來自震動的“震”的意思,它代表著植物生長的勢頭旺盛,欣欣向榮,像是受到了天地之間氣運的感召。在一天中,辰對應的是上午7點到9點的時間段,同時在一年中,辰對應的是陰曆的三月。
巳,巳的本意來自起立的“起”的意思,它代表著植物的主幹部分已經長得很高、很強壯,筆直挺拔,向上生長。在一天中,巳時對應的是上午9點到11點的時間段,同時在一年中,巳對應的是陰曆的四月。
午,午的本意來自花萼的“萼”的意思,它代表著此時植物已經枝繁葉茂,綠葉茂盛,生機勃勃。在一天中,午對應的是中午11點到1點的時間段,同時在一年中,午對應的是陰曆的五月。
未,未的本意來自味道的“味”的意思,它代表著植物開始逐漸走向衰敗,同時開始慢慢出現滋味。它象征著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向衰敗方向走,但外在的狀態卻是向成熟方向發展。在一天中,未對應的是下午1點到3點的時間段,同時在一年中,未對應的是陰曆的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