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傑和李長青在聽到武德皇帝親口點定他們為內閣大臣時,心中的激動無以複加,夢想多年,終於能夠進入內閣,多年的夙願在這一刻終於變成了現實,如果說他們心中沒有一點感慨,那顯然是不可能的,尤其是陳傑,布局多時,終於收網,那一刻的興奮,恐怕除他之外再也沒有人知曉。
陳傑興奮了,李長青激動了,所有的朝臣都沸騰了,明代的內閣,雖然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卻有著嚴格的入閣製度,入閣的條件前麵已經說過,必須是進士出身,而入閣的方式,也有著特殊的規定。
明代閣臣任命有兩個途徑:特簡和廷推。特簡又分兩種,一是閣臣密薦(閣臣密薦之權是皇帝特許,閣臣密薦時大多會先摸清皇帝心思再行動),然後由皇帝決定是否任用;二是皇帝發現可用之才,任命其入閣。例如英宗時召見嶽正,詢問其年齡,省籍,進士與否後就任命其入閣。
廷推又稱會推,是由吏部,九卿,六科等一起參加的會推大典,然後推舉出幾個閣臣人選,再送經皇帝定奪,如果皇帝對所推薦人選不滿意,可以下令再推。這個在神宗朝表現得最為明顯,萬曆22年,吏部會推7人皆被神宗駁回再推。萬曆27年,吏部會推人選送達神宗處後得不到批複,一直到萬曆29年,神宗另行任命沈鯉,朱賡二人入閣。
此二例皆可說明即使荒淫如神宗者,對閣臣的任命權依然緊緊掌控。類似的例子還有世宗朝,嘉靖28年,吏部廷推人選送達皇帝處,世宗命嚴嵩檢用,嚴嵩以“古者論相之命自天子出,今製,每以付之廷推,而簡用悉由辰斷,非臣所敢擬議”為由推辭不敢接受。
陳傑和李長青屬於武德皇帝下中旨直接提拔選用的,而本朝之前並無閣臣,因此也就沒有閣臣密薦這種說法,那麼現在唯一一種提選閣臣名單的方式就是廷推,事急從權,武德朝的內閣班底現在迫切的需要搭建起來,誰也沒有在意會推形式,所有人心中在意的,是上麵那個名單。
魏進忠的心思第一次這麼活絡,陳傑和李長青要入閣,他是阻擋不住的,但是其他人要入閣,那可就不一定了,天啟朝他能夠牢牢把握關卡,不讓這群書生入閣,那麼現在他也依然可以,隻不過這一次魏進忠所想的,不再是怎麼阻擋他們入閣,而是要安排自己的親信入閣了。
閹黨之中,如果按照嚴格的內閣製度來說,所有的人都不可能達到入閣的條件,而想要破例入閣,隻有一個人有這個可能,那就是方知涯,因為方知涯也是從龍大臣,雖然他殺死了朱由栩的老師周承德,但是不可否認,他給予了朱由栩法律上的承認,因為先帝臨終的遺詔就是由他擬定並且經由陳傑予以頒發,昭告天下的。
這樣一來,如果魏進忠要提名方知涯入閣,是有這種可能的,而前提必須先給方知涯準備一個光亮的身份,因此魏進忠出列說道:“皇上,內閣推選,一向以會推為最,而現在內閣之中已有閣臣兩人,完全可以先搭起架子工作,等到數日後皇上舉辦登基大典之後,在舉行盛大的會推大典,這樣也顯得公允,不知道皇上以為老奴說的可有道理。”
朱由栩本來不想同意,但是轉念一想這樣做好像也沒有錯,多幾天時間也可以讓這些大臣之間抓緊時間爭鬥一番,因此他點點頭說道:“如此也好,那麼就等朕登基大典之後再推選新的閣員吧。”
“還有一事,皇上,國子監祭酒周承德大人已經逝世,國子監乃是為本朝培育良才之地,皇上亦不可一日無師,古人所謂內舉不避親,老奴府上的謀士方知涯雖然不是進士出身,然胸有韜略,天文曆數無所不知,派兵遣將亦十分精通,如此人才老奴不敢自藏,因此請鑒為新的國子監祭酒,請皇上聖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