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淮南子(1 / 3)

“蘭生幽穀,不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義,不為莫知而止休。”

……

我叫宋煜,是父皇的嫡長子。

光是這個名字便知在我出生時父母定是對我寄望頗深。

可許是我命薄,擔不起這個字,三天兩頭便要染一場小病。

太醫說我這身子隻能養著,養得好許是還能活下去,若操心太多恐難過四十。

也是因為這話,母後對我愈發緊張。

後宮紛爭的事太多,我還有五個弟弟,母後總是擔心有人要謀害於我。

我能理解她,隻不過在我眼裏,五個弟弟是各有各的愚笨。

老二出身寒微,因為自卑總是喜歡虛張聲勢,在宮裏的日子難熬。

後來我想了個法子,在元日宴故意派了一群小太監欺負他,讓姑姑留意到了可憐巴巴的他。

此後有了姑姑的護佑,這家夥個子是一天天高了,智商卻不見長,喜歡搞狐假虎威那一套,還渴望著父皇能夠注意到他。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真的長大。

老三比他好一點,聰明機智,一點就通。

但太過正直善良,心中沒半點城府。

想來是受了他母妃的影響,莊妃太過溫柔,生下老三前也沒少受欺負。

父皇用老三跟用一頭勤勤懇懇的老黃牛沒什麼區別。

我尋思著這樣不行,於是處處“針對”他。

他在朝堂提一個法子我有十個反駁的理由,讓他終日愁眉苦臉,不得不深思熟慮,算計得更多。

閑的沒事我就讓暗衛去刺殺一下他,腦子練起來了,這武藝也得跟上,萬一哪天真的遇到刺殺,也有反擊的餘地。

至於誰會刺殺他,自然是我那一直扮豬吃老虎的五弟了。

老五是貴妃的孩子,父皇愛屋及烏,在老五一出生就很喜歡他。

老五學寫字都是父皇握著他的手一筆一劃教導的。

在外人眼裏,父皇把這個五皇子寵壞了,畢竟老五不學無術,終日留戀煙花之所。

但我知道,那是父皇在京中的樁子,父皇已經把那些見不得光的手段悉數給了老五。

如果不出意外,等父皇百年後,老五就會繼位。

但我不喜歡。

老四和老六也不喜歡。

他倆我一直很放心,聽話懂事,識大義,明大體,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

而且他們還有一位我在後宮中除了母後外最敬重的母妃。

德妃娘娘的眼界和手段不比我差,何太傅出事後,她能快速冷靜下來,我就知道她是我最好的合作人選。

我一直沒告訴母後的一件事是,我恨父皇。

我也說不上來是什麼時候再也不把他當自己父親的。

也許是五歲那年我發高燒,母後晝夜不休的照顧我,為我抄經祈福,而他卻沒來看過我一眼開始。

也許是十五歲那年,老五出生,我去看了他一眼,送了個禮物,父皇卻說我晦氣,並讓人將我的禮物燒了開始。

又或許是二十三歲那年,大殿之上,他把我隨意地拉出去擋刀開始。

而在那一瞬間,我在那個刺客眼裏,看到了一絲莫名的“不忍”。

母後愛我,疼惜我;父皇鄙棄我,無視我;幾個弟弟還有這宮裏、朝廷的人大多隻覺得我可憐。

唯有眼前的此人,比起憐憫,她還有不甘和憤怒。

在父皇將她吊上城門後,我派人查了許多事,也突然明白了許多。

她的確和我是一類人。

眼中無父無君,於絕境中尋找唯一的生機。

我給了侍衛一些銀兩,保她不死,上點藥能好受一些。

雖然我知道她一心求死,但她活得越久,此事留下的疑點就越多。

我本以為父皇會將此案交給老五,但想來是若此案多年後重提,會背負太多罵名,他思來想去,還是把此案交到了我手裏。

其實我沒得選,各種證據證詞都是完善的,隻要逼何太傅認罪,一切也就塵埃落定。

孟汐風自盡那日我去見了何太傅,哪怕已經受了幾輪刑罰,他仍不曾彎下他的脊背。

為了不讓自家姐姐受這種屈辱,寧願一死,孟汐風也真不愧是何太傅的愛徒。

“何大人,明日我就要把這份罪狀呈上去了,大抵我們不會再見麵了,你還有話要說嗎?”

何太傅抬眸看我:“殿下,我現在才知道原來幾個皇子中,你才是那個聰明人,隻可惜……”

他長歎一口氣:“我那個徒弟怕是難逃一劫,若殿下有心,便多照顧一下她的姐姐吧,別讓她被蹉跎至死。”

我應下了。

太醫總說讓我不要太操心,可我一直在為幾個笨弟弟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