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叫我公主殿下(二)(1 / 2)

明昭公主是大燕皇帝的小女兒,也是他與皇後唯一的一個嫡女。

明昭公主往上還有三個哥哥,長子是賢妃所出,剩下的兩個都是她的嫡長兄。

大燕朝算不上是一個很好的朝代,皇帝重用宦官,一心求仙,常年服用丹藥,多年未曾上朝。

但他唯一的優點也是不管事。

朝廷上的良臣頗多,還是能庇佑大燕朝就這麼得過且過下去。

明昭公主的三個哥哥也都不是省油的燈。

大哥與父皇一樣,整日求仙問道。

二哥貪吃懶做,除了金銀富貴外別無所求。

三哥更加離譜,終日留戀煙花之地,男女不拒。

一時間明昭公主居然成了整個朝廷的主心骨。

她自幼聰慧過人,能言善辯,又善良勇敢,才貌雙全。

雖說整個皇宮裏的人都恨不得把她寵上天,明昭公主也沒有變得嬌縱任性,肆意妄為,對待所有人都是一視同仁。

平日裏朝廷上出了些什麼拿不定主意的事也都會來詢問明昭公主。

她的三哥還給她送了十個男寵,讓她不要太過勞累,忙完可以“休息”一下。

崔觀止就是男寵中的一員。

明昭公主本來就已經很忙了,自然沒空搭理這群人,將他們隨意養在父皇賜給她的公主府也就算了。

但崔觀止可不簡單,他是前內閣首輔崔正之子。

七年前,崔正勞瘁而死,在他逝世後的第四天,禦史等七名言官彈劾崔遠荊,司禮監秉筆太監潘承得陛下紅紙,命崔遠荊致仕。

崔遠荊乃崔正長子,更是下任首輔的有力競爭者。

他的下台, 表明了崔正的失寵。

言官也把矛頭指向崔正,列出了崔正生前的十幾條罪狀。

皇帝於是下令抄家,迫奪賜給崔家的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

崔正被開棺鞭屍,崔遠荊自縊而死,崔家人或餓死或流放。

一個浩浩蕩蕩的大家族頓時間不複存在。

崔觀止蟄伏數載,回來就是為了複仇的。

大燕朝本來就已經是危如累卵,光靠明昭公主也撐不下去。

她那個擅長和稀泥的父皇,每每答應了她處理什麼事,打發走她,後麵就要猶豫反悔,繼續把水端平。

如此反複,明昭公主哪怕再多法子,也是心力交瘁。

相比起來,崔觀止手下的人個個聰明能幹,忠心耿耿。

他一起義,天下人更是紛紛響應。

崔觀止本來打算以男寵的名義得到明昭公主的信任,挑動她與皇帝的父女關係,暗害皇家中人,迫使燕朝從皇宮裏麵開始崩塌。

但明昭公主看都沒看過他們這些男寵一眼,每日周旋於文官和宦官之間,以一己之力苦苦支撐著這個朝廷不瓦解。

崔觀止於是換了條路,開始在燕京拉攏各種可以利用的臣子,而後在東南起義,以摧枯拉朽之勢,不到六個月就攻入了燕京。

他殺入皇宮那日,明昭公主將自己的父兄,母後都護在身後。

她同崔觀止說:“我的父皇確實不是一個好皇帝,但幾位兄長還有母後無辜,你饒過他們,我用自己的命換父皇一條命,可以嗎?”

這位大燕朝最驕傲的小公主朝崔觀止跪下,深深地磕了一個響頭。

“你替他?”崔觀止用手上那把帶血的長劍抬起明昭公主的下巴。

“我要他日日受鞭笞之刑,每天在我父兄的靈位前磕一百個響頭,每隔兩日才能吃一頓飽飯,這樣你還要替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