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安定難民以及周邊各國的煩惱(1 / 2)

二十多萬難民的安置工作進行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這些難民被分配到各地以後很快就被安排了工作。

其中用工最多的就是修路架橋,以前這個時節正是百姓們農忙的時候,修路的工作基本上都會停滯。

可是今年有了這些難民的加入修路的工作基本上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當這些難民們來到工地以後很快就被這裏的工作方式給驚呆了。

擋在前方的巨石先是被炸藥炸碎,隨後會有一種叫做碎石機的機器將較大的石塊打碎。

然後會有一台鏟車將碎石鏟起來裝進停在旁邊的卡車裏,卡車會將這些碎石拉到其它的地方傾倒。

障礙被清除以後會有碎石機和挖掘機配合開始挖掘路基。

然後由工人們用一些小的工具將路麵平整一下,隨後會有一台壓路機將路麵壓平。

接著就是工人們開始澆灌混凝土並進行打磨找平。

整個過程下來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機器在工作,而工人們的勞動量並不是很大。

修建鐵路的工人們每天要做的就是鋪枕木,撒石子和安裝鐵軌,他們甚至都不知道這些東西會有什麼作用。

而參與修橋的工人又是另一種情況,他們需要先在水中圍出需要打樁的位置。

然後用抽水機將裏麵的水排空,之後又會在裏麵用鋼筋水泥澆灌出一個巨大的橋墩。

隨後就會有人運來一些巨大的鋼梁架在橋墩上,然後開始一點點的預裝鋪設水泥路麵。

這些難民在一些熟練工人的指導下很快就熟悉了自己的工作生活也變得安定了下來。

李天賜在這些難民們分配完畢之後就開始代替李錚到各地去慰問。

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這些難民盡快的從心理上融入大唐,讓他們從心理上將自己當成大唐的百姓們。

李天賜的一趟行程下來整整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這還是因為有些地方已經通了火車。

回到都城以後李天賜馬上就找到了杜仲,讓他將汽車的生產線設計出來,他實在是受夠了這種出去一圈就要一個多月的日子。

隨著天氣逐漸炎熱李天賜又開始有些不願意四處走動了,最主要的是徐芷涵也已經有了身孕,李天賜想要在她身邊多陪陪她。

隨著說書行業的興起現在大唐的市麵上已經有大量的故事,小說開始流行。

李天賜所寫的四大名著更是早就已經在全國各地都成了經典。

李天賜最近就又寫了幾本小說,每天在家裏給眾人說書。

他在這裏悠哉遊哉卻不知道周邊的各國已經陷入了嚴重貿易赤字當中。

由於大唐的技術先進工業製品種類繁多,物美價廉,因此周邊的各國與大唐之間的貿易基本上都是逆差。

這使得他們國內的白銀和黃金的消耗量相當的巨大,而他們又不能阻止這種情況發生。

眼見著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於是就有幾個國家找到了李錚,希望大唐能夠多購買一些他們的商品否則他們將提高一些大唐商品的稅收讓他們本國的商品能夠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