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救生艇的數量有限,所以百姓們的轉移工作進行的並不是很快。
李天賜在確認了這個方向上的百姓已經安全以後,馬上就乘坐著救生艇前往了其它方向繼續組織救援工作。
沿著沔水沿岸居住的很多百姓因為有著防洪部隊的幫助基本上沒有人員的傷亡。
反倒是靠近襄州市區的一些地方由於通訊不便來不及通知而出現了死傷的情況。
這種情況在其它的地方也有出現,不過相對來講還是襄州市這裏最為嚴重。
所有被救的百姓全部都被分散轉移到了其他安全的城市,百姓們在慶幸自己死裏逃生的同時也為自己失去的家園感到心疼。
就在這些百姓們為他們今後的生活感到擔心時,李錚的一份詔書徹底的解除了他們的顧慮。
詔書上清清楚楚的寫著這次水災過後大唐國庫會出資為所有受災的百姓們重新修建房屋,房屋的麵積會按照人口計算保證家家戶戶都能夠住上新房。
這份詔書一出所有受災的百姓們全都湧上了街頭,齊齊對著國都的方向磕起了響頭。
而前些年在地震後同樣享受過這種待遇的百姓們則紛紛對這些人說道:“你們看,我說對了吧。早就告訴過你們不用擔心國家肯定不會不管你們的。”
就在大唐各地的救災工作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首先出現災情的夷陵國以及處於清平江中下遊沿岸的長林國,江陵國,鄖國以及江夏國等都遭遇了比較嚴重的洪水。
特別是夷陵國的整個北部地區,整整三州之地在一夜之間就成了一片澤國。
夷陵國的國主雖然也在想盡一切辦法進行救援,但無奈的是他們既沒有充分的準備也沒有先進的設備。
參與搜救的人員隻能憑借著一些小漁船在如同汪洋般的水麵上進行搜救,工作的進展相當的緩慢。
有很多爬到了高地上的百姓到最後居然被逼得啃起了樹皮,才避免了被活生生的餓死。
其他國家的情況也都相差不大,隻不過他們受災的百姓數量要少一些。
這場洪水整整持續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而大唐的救援工作也足足進行了十天。
雖然到了七天以後就已經沒再發現有遺漏下來的百姓,但是李天賜依然和戰士們一起又堅持了三天。
用他的話說即使遺漏下了一個百姓也是大唐的一份損失。
當李天賜結束了救援工作以後,又開始四處走訪安撫災民,一直到災情徹底結束以後他才安心的結束了行程。
當李天賜返回到封州城的時候,羅斯國和昂撒國的商隊已經進入到陝西省兩天的時間。
他們自從進入到大唐境內以後一直都在被大唐的繁華所震撼。
這裏的城市道路平坦寬闊,新建的住宅樓高高聳立,在他們那裏難得一見的玻璃在這裏卻是隨處可見。
最讓他們震驚的是穿梭在大街上的各種交通工具,在他們那裏最先進豪華的四輪馬車,到了大唐也隻是被用來拉貨以及做為公共交通工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