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高速公路逐步推廣的同時第一輛內燃機動力的火車也終於製造完成,準備投入運行。
這輛火車采用的是雙節重聯的模式,由一台柴油機帶動發電機然後再驅動電動機進行工作。
在試運行這天李天賜帶著一家人親自試乘了一圈兒來感受這輛車的速度。
與之前的蒸汽火車相比較這輛火車在動力方麵有了巨大的提升,同時也省去了蒸汽火車需要不停加水的煩惱。
由於動力提升的較多因此在掛載相同節數的車廂時火車的速度足足提高了三分之一,達到了九十多公裏每小時。
這就意味著大唐的貨物流通速度又一次迎來了一次提升,大大的緩解了整體的物流壓力。
與此同時由於電力充沛,火車在掛載客運車廂時還在車廂裏安裝了電風扇,以此來緩解夏天時車廂裏的悶熱感。
總體來講內燃機火車的出現可以說是大大的改善了大唐百姓們的出行條件。
隨著高速公路的推廣以及內燃機火車的運行大唐的交通問題總算是看到了緩解下來的希望,這也讓李天賜暫時了卻了一樁心事。
此時的羅斯國同樣也在大唐的工程人員的幫助下開啟了屬於他們的工業化之路。
經過了艱難的跋涉大唐的工程隊伍終於在年初的時候將煉鋼廠的設備運送到了萬裏之遙的羅斯國,開始了緊張的建設工作。
與此同時羅斯國引進的其它一些初級技術也開始在這裏逐步推廣。
在這其中農業技術的推廣進行的最為順利,羅斯國的土地肥沃幾乎是種什麼長什麼,這樣一來就節省了大量的化肥農藥,再加上從大唐購買的優質糧種更加的如虎添翼。
這裏的農場主們使用來自大唐的耕種工具很快就完成了耕種工作,隨後就在技術人員的帶領下開始了養殖場的建設。
國都基輔的道路建設也在快速的展開,新建的水泥廠每天將大量的水泥輸送到建設工地隨後由工人們進行混合攪拌鋪到挖好的路基上。
由於這裏仍然處於奴隸製社會,因此這裏的建設成本相當的低廉,隻要能夠滿足工人的吃喝就能夠讓他們拚命的工作。
雖然這樣的製度在大唐的這些人眼裏有些殘忍,但由於這是其他國家的內政他們也不好隨意評價,隻能在默默感歎的同時對自己現在的生活感到幸福。
這些被派到這裏的技術人員即使是在大唐都算是高收入人群,他們的生活水平相比這些奴隸不知道要高上多少倍。
說句有些狂妄的話,羅斯國的很多所謂的富商和農場主與他們相比都隻能算個窮人。
有了這樣的對比他們對自己這十幾年的變化更加的感歎,同時也對大唐的皇室更加的崇敬。
沒有現在的皇室他們也不過就是少了一個奴隸的身份,甚至就連吃飽飯都是一種奢望,又怎麼可能會有他們現在的生活!
因為有著大量的奴隸幫忙因此鋼鐵廠的建設速度也非常的快,僅僅用了半年多一點兒所有的設備就已經組裝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