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發展航運 大唐的醫療條件(1 / 2)

阿史那元正的改革方案被李天賜得知以後他並沒有去嘲笑對方,反而從中看出了阿史那元正對突厥國的掌控力度。

要知道突厥和大唐的情況可是完全不同的。

大唐在建國的初期就隻有李錚和他的兄弟們在內的六家勢力,所有人在那個時候也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家底。

再加上李天賜從一開始建國的時候就已經提出了現在的國策,因此大家的心裏自然沒有什麼抵觸。

至於大唐後期所占據的領土上那些地方勢力,除了在戰爭中就已經被消滅了之外,其他勢力根本就不敢反抗大唐的政策。

更何況大唐在收回他們手中的土地和礦產的同時也給了他們一些補償,因此大唐的政策執行起來才能夠如此順利。

而突厥國的情況卻是與大唐完全不同,首先來講突厥在立國的時候就是靠著一個個投靠在阿史那元正身邊的部落首領們合力打下來的江山。

這些人在突厥國成立以前就已經擁有了非常雄厚的家底,而現在的突厥還處在建國初期阿史那元正並沒有什麼可以拿的出手的利益來和這些人進行交換。

可即使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他都能夠推動國內的政治改革,光從這一點上來看就足以證明阿史那元正的厲害了。

李天賜現在就已經可以預見到在不久的將來突厥國一定會成為一個僅次於大唐的強大國家,在各個方麵對哈克國形成全麵的碾壓。

李天賜在感歎阿史那元正能力的同時大唐的各項發展也同樣進展神速。

其中最令人矚目的就要屬大唐的造船業,自從南通造船廠建成以後大唐的造船業就變得一發而不可收拾,很快就吸引了大量的民間資本投入到這個行業裏。

現在大唐的青平江中下遊以及其它的沿海地區大大小小的造船廠足足有二十多個,這還不包括南通造船廠在內的四個國有船廠。

這些船廠都是從南通造船廠學習的技術然後購買整套的船舶動力進行生產。

有了這些船廠的加入大唐的航運能力得到了極大的加強,在一些水網密集的地區已經成為了最主要的運輸方式。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天賜果斷的找到了李錚建議加大對大唐國內的河道投入。

李錚在聽完李天賜的想法以後當時就有些心動,開口問道:“這倒是一個不錯的主意,既能夠改善大唐的水利條件降低發生水災的幾率,又能夠降低運輸成本穩定物價。”

李天賜說道:“不止如此,我們還可以順勢開發出來一些具有特色的景點發展旅遊業。”

李天賜停頓了一下說道:“這樣一來還可以再創造出大量的工作崗位,增加百姓們的收入。”

李錚思考了一下說道:“我馬上就召開會議研究一下具體的方案,盡快將這件事情落實下去。”

以大唐目前的國力來說隻要不是盲目的大幹快上發展航運的投入還是能夠承受的。

而且在開發運河的同時也能夠加快地方的經濟發展,這樣一來後續的資金也完全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