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突厥國和大唐兩代皇權之間的交情突厥在科技發展上所能獲得的幫助是其他國家遠遠不能比的。
在其他國家剛剛想到要去大唐的各家民營企業去挖人的時候,突厥國早就已經能夠申請從大唐的國營企業中調派人員來指導工作了。
倭國,高句麗等國建設港口的設備都隻能從大唐購買,想要自己生產設備都需要高價購買專利。
而突厥國的港口設備有很多都是大唐直接在突厥國內建立工廠直接生產的,光是在這個過程中就為突厥培養了許多的技術人才。
同樣都是從大唐購買的艦船,倭國隻能自己拚了老命的去想盡辦法來研究仿造,到現在都還沒有看到一點起色。
而突厥國卻能在大唐的技術人員指導下建立維修工廠,從原理上一點點的開始學習,到現在最起碼已經能夠熟練的對各類發動機進行維修了。
這和倭國到現在都還不能拆卸大型艦船的發動機一對比簡直就是天差地別。
再說到現在倭國都還沒有完全掌握的汽車製造技術,倭國的錢倒是沒少花,專利也買了不少,可就是造不出來像樣的產品,生產出來的汽車不但樣子難看而且還費油。
突厥方麵自從買了專利以後就在大唐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慢慢研究。
他們也不急著生產太多的車型,就是抱著越野車不撒手,到現在越野車的品質都快趕上大唐了。
這種車特別適合突厥國的國情,在遼闊的大草原上能夠撒了歡一般的瘋跑所以賣的特別火。
有了這項成功的案例再研究其它車型就有了一些經驗,資金方麵自然也能節省不少。
其它方麵的例子還有不少,特別是在現代農業方麵突厥更是已經做到了和大唐同步,遠比羅斯國還要先進。
幾處現代化的牧場也是有了一些小城鎮的影子,隻不過由於地廣人稀使得總體規模上不去。
玉成的下一步計劃是想要在突厥國大麵積的建設移動通訊基站,盡快的解決他一直心心念念的牧民就醫難題。
人口數量的不足嚴重的影響了突厥國的工業化進程。
到現在突厥國也才剛剛開始建設第五座城市,其他四座城市中也隻有皇城和靠近大唐邊境的另一座城市有了一些比較先進的工業。
玉成知道隻有提高了突厥國兒童的出生率和成活率才能夠快速的增加人口,讓幾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得到更好的開發和利用。
因此在沒有了兩位哥哥的掣肘之後他在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這項工作。
不止如此,他還鼓勵突厥國的學生們去大唐學習醫術,並保證給予他們不低於大唐的優厚待遇。
這個措施還是比較有用的,因為突厥國內有很多人家的姑娘都更加願意學習文科類的專業,這就使得她們有了選擇學醫的動力。
突厥國的孩子們也要比其他國家的孩子幸福不少,他們現在不但能在國內接受到比較好的免費教育還能隨時申請去大唐的學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