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新的發展熱潮(1 / 2)

塞爾達努力的回想著戰爭開始以前的大食地區。

那時候他們雖然也是一個龐大的聯盟但是百姓們卻從來都沒有過相互認同。

人們總是能夠清楚的區分出自己的國家以及自己國家的利益。

大家都在斤斤計較,完全沒有人會從整個聯盟的利益上考慮問題。

於是他們亂了在外力稍稍推動一下之後很快就亂了。

塞爾達一度以為這種情況完全是倭國造成的,可是現在的他知道這一切即使沒有外力也早晚都會發生。

之前的他們都太過計較了,包括塞爾達自己在內考慮的從來都隻有自己國家的利益。

他們吝嗇於對別人釋放包容,甚至對於別人的做為挑三揀四。

正是這種態度才是這場戰爭真正的導火索。

這一切在戰爭開始之前就已經被李天賜清楚的看到了,他甚至為此狠狠的批評了當時求助於大唐的所有國家。

隻可惜他們所有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白白浪費了一次和平解決問題的機會。

他似乎有些明白了阿史那元正的想法。

突厥國緊鄰大唐這樣一個超級強大的國家,在這樣的地理條件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完全擺脫大唐的影響。

他們的國民可以輕鬆的獲得來自大唐的任何消息,無論他們如何防範都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他們放開了,甚至主動融入到了大唐。

他們學習大唐的知識,文化,科技甚至是社會製度。

他們讓自己變成了大唐的朋友甚至是兄弟。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唐根本就不可能去主動傷害他們的感情甚至有時候還會給予他們很多別人渴望而不可得的好處。

阿史那元正隻需要讓自己的國民記住自己是突厥人就好了,至於大唐的影響是不是太大又有什麼關係呢?

隻要突厥國的百姓們生活的好,他的統治就永遠都不會被別人撼動。

塞爾達可以肯定如果真的有人想要動搖阿史那元正的統治大唐絕對會幫他消滅掉反叛者。

這一刻塞爾達悟了,隨即他馬上就對阿史那元正升起了強烈的敬佩之情。

阿史那元正幾乎是用了最小的代價,很有可能也是最少的精力就將突厥國經營到了現在的樣子,這讓不久之前還在為巨額債務而頭疼不已的他感到了無比羨慕。

他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機會在今後與大唐之間的交往中得到相同的待遇,但是此刻的他已經決定今後一定要多多效仿阿史那元正的做法。

現在的沙烏地已經完成了大食地區的統一,他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盡快消除掉人們心中固有的地域概念,樹立起大家都是沙烏地國民的共同認知。

塞爾達將第一座經濟開發區的地址選在了之前伊爾汗國一方的一個小國。

這裏的自然資源並不是很豐富,因此之前一直都想要獲得來自其他國家的幫助。

隻可惜當初大家都沒有這樣的想法因此這裏的發展一直不好。

塞爾達選擇這裏除了想要幫助這裏發展之外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這裏的交通便利並且從周邊不太遠的地區就能夠獲得很多種礦產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