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後輩們的表現(1 / 2)

葉思源剛到流求群島的時候也是不知道從哪裏入手。

畢竟這一大片島嶼上加在一起也就五十來萬人,島上的幾處大平原隨便找一處開發一下就已經足以讓他們生活的不錯了。

這不是葉思源頭腦一熱所下的結論而是他的上一任就是這樣做的。

說實話就以島上現在這點人真的要四處去搞建設那純屬是腦子有病。

所以他的上一任就非常明智的將島上的人全都集中到了西部的一塊最大的平原上,在這裏建設城鎮,發展農漁業以及建設海港。

葉思源來到這裏的時候,這裏都已經建設的差不多了,就連電力和通訊都已經聯通。

他知道自己肯定是不能光吃前人留下來的老本,必須要盡快想到一個能夠再次提振島上經濟的辦法。

原本葉思源在整個群島周圍繞了無數圈一直都沒有想到除了發展旅遊業之外的另一條道路。

可是在他回到封州城準備婚禮的這段時間裏,在和其他幾個小夥伴的交談中,他的腦子裏突然之間就想到了一個非常好的主意。

流求雖然四麵環海可是適合建設海港的地方卻並不多,但是這並不妨礙在這裏發展造船和修船行業。

目前大唐以及倭國和高句麗等國每年都有很多貨輪要經過流求海峽進行貿易。

這裏完全可以利用這項優勢從承接船舶的維修業務開始一步步的發展造船業。

這樣做一來先期的成本不高以島上的收入絕對能夠承受的住。

二來可以利用這項工作發展出一些衍生的配套工業消化更多的就業人口。

堅定了這方麵的想法之後葉思源完成了婚禮之後很快就開始尋找這方麵的人才操持起來。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他之前看好的旅遊業也在積極的尋找著景點。

葉思源的發展規劃李天賜看了之後感到非常欣慰,造船業需要很多的配套技術來支撐,將來一旦他的計劃實現以後整個流求群島的工業水平都將能夠獲得很大的提升。

這個規劃在初期的時候除了砸錢之外其實很難被人看出會有什麼成就所以一般人可能根本就不會去考慮。

但是很顯然葉思源並沒有考慮那麼多他隻是選擇了一個目前為止最適合這裏的產業。

距離流求群島不遠的菲律賓群島也在兩年前換了新的管理者,他就是王光宇的大兒子王宗澤。

這小子終於沒有再繼續他爺爺和老子的傳統整天研究農業。

他從小最為喜歡的就是和侯建軍待在一起,聽他吹噓當年到各地去探礦的經曆以及各種礦石的特征和用處。

因此他求學的這些年除了完成了他們這代人的必修課之外就是專門學習了勘探學。

他來到這裏之後最關心的就是這裏的礦產開發情況,他想要盡快在這裏就近建設起一批冶金工廠來提高出口礦產的價格。

雖然這裏距離三佛齊並不遠但是這裏的百姓們明顯要比那邊的百姓勤勞的多。

他們不但在農業上實現了出口而且在一些輕工業上也有著不錯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