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蕭家玉郎(1 / 2)

再次睜眼,天色已經大亮,同往常一樣,阿鸞用完了早膳便去找裴三娘學琴,才出門就遇見了子苒,她笑著過去打招呼:“子苒姐姐這是去哪裏?”

子苒未答反問:“我瞧你眼底一片烏青,可是昨日沒有睡好?”

阿鸞使勁地點了點頭,埋怨道:“昨日我被裴三娘掬著練了許久的琴,到了亥時方睡下,不想才睡著沒多久便被人吵醒,後半夜又做了些噩夢,一整夜都沒有睡上一個安生覺。”

阿鸞半真半假地說了一堆,又似是隨口一問:“子苒姐姐,昨日那夥人到處翻箱倒櫃的,可是樓裏有人丟了東西?”

子苒淡淡道:“昨天夜裏樓裏進了盜賊。”

阿鸞大驚道:“有賊?是采花賊還是盜徒?把誰劫了?”

“是秋媽媽房裏丟了東西,隻派了人四處搜查,我也不知是何重要物件。”子苒是秋媽媽身邊的親信,故而知道的比旁人多一些。

阿鸞連忙點了點頭,道:“多謝姐姐告知。”

她這才明白昨夜那位為何會受傷,不禁生出一絲佩服,秋媽媽住的琉雲閣日日夜夜都有人把守,且都是練家子,那處說是銅牆鐵壁也不為過,那人能從他們的眼皮子底下偷出東西,還能悄無聲息地溜走,著實是個人物。

又過了幾日,阿鸞聽樓裏的姑娘們談論,王秋娘懷疑出了內鬼,這幾日帶著人將槿語風華翻了好幾遍,就差掘地三尺了,硬是一點蛛絲馬跡也沒有發現,最後才不得不罷休。也不知到底丟了什麼寶貝物件,秋媽媽最近肉眼可見地憔悴了下去,突然便病倒了。見裴三娘沒了告狀的對象,阿鸞高興得多吃了好幾碗飯。

被精心教習了幾個月,阿鸞在棋、書、畫上雖稱不上精通,但也能拿得出手,至於撫琴,秋媽媽皺了皺她修長的眉,終是歎了一口氣,道:“罷了罷了。”

自從開了春,秋媽媽便不打算把阿鸞繼續藏著了,美其名曰讓她多見幾位客人,將來也方便找個好歸宿,實則是想掂量掂量她這棵搖錢樹到底能值多少價錢。

今日是阿鸞第一次見客的日子,說起來王秋娘還真看得起她,頭一次就為她安排了淮城內一個響當當的人物。

且說淮城作為大殷的國都,高門權貴數不勝數,若說為何稱此人為響當當的人物,除了其自身門庭顯赫之外,還因坊間曾流傳的八個字:

蕭家玉郎,天下無雙。

這蕭郎說的便是宣平侯與朝陽長公主的嫡子,皇帝的親外甥——蕭從璟。

傳言這位世子爺三歲能詩書,七歲善騎射,十五歲隨宣平侯作戰西洲,立下赫赫戰功,被聖上封為平西大將軍,一時之間名滿淮城,成了不少京都女兒家的夢中情郎。哪知世子經此一役受了重傷,臥床足足半年有餘,傷好之後便轉了性子,從此不再碰那沙場兵戟,日日流連煙花之地,把老侯爺氣得直呼“愧對祖宗”。

後來南疆出了動亂,皇帝本欲再派這位世子爺前去平定,哪知這位爺為了京都的紅粉佳人,竟在朝會上拒絕了聖上,還厚顏無恥道:“母親膝下單薄,隻臣一個孩兒,日日夜夜盼著臣為蕭家開枝散葉,沙場刀劍無眼,還請舅舅多多憐惜外甥,撤了臣平西大將軍的職位。”

聖上被其孝心所感,大為動容,當場應了這位外甥所求,倒沒有奪了他大將軍的稱號,隻是將兵權收回,從此歇了讓他上戰場的心思。除此之外,還十分貼心地給他在京裏安排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官職——正四品大理寺少卿。

聽說蕭從璟夜裏要來槿語風華喝酒,秋媽媽從下午開始就將阿鸞拎起來好好拾掇了一番,待到夜色降臨,阿鸞飯都來不及吃一口便被人架到了暖玉閣。

在一旁守著的婢子見阿鸞餓得沒精打采的樣子,安慰道:“玉兒姑娘暫且忍一忍,聽說那位世子爺長得十分風流俊逸,且府中至今尚無妻妾,若能得了他的青睞,姑娘往後的日子便舒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