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陷入險境的朱元璋軍團(1 / 2)

張子豪一行人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在傳信兵的帶領下,選擇了一條小路。這條小路曲折蜿蜒,穿過了山林和田野,經過了漫長的半日後,他們終於來到了長江沿岸。

此時江邊有幾個船正在等候著他們,張子豪等人立馬上了船。

此時已是午時,陽光斜斜地灑在江麵上,暖洋洋的有些許熱意。

張子豪站在船上,任由江風吹拂,看著水流前方,十幾裏外就是雄偉的金陵城。

他注視著這滾滾長江水奔騰向東,不禁想起了《三國演義》開篇那首膾炙人口的詩篇,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聲音在江麵上回蕩,一旁的丁不凡聽後不由得驚歎不已,對張子豪的才情大加稱讚。

船行駛了半個時辰後,終於抵達了對岸。眾人下船登岸,麵前是一片綿延的濕地,上麵長滿了蘆葦和雜草。

這裏是一片荒涼而又神秘的地方,仿佛是被人遺忘的角落。眾人騎上馬,離開了這個令人不寒而栗的地方。

他們穿過了蘆丘陵,翻過一個小山坡,最後來到了一片寬闊的平原。這裏有著美妙的環境,清新的空氣中夾雜著青草的香味,鳥兒在枝頭歡快地叫喚著,遠處還有一條清澈的小溪流過。

眾人經過山丘時,心情變得輕鬆起來。他們沿著小溪前行,聽著水聲和鳥鳴,心情愉悅。

經過兩個多時辰的路程後,他們終於來到了軍營之外。

在到達軍營七八百米處的時候,軍營裏響起了號角聲和士兵的操練聲,嚴肅而又有序。士兵們整齊劃一的操練和嘹亮的口號聲,讓人感受到一種莊嚴而神聖的力量。

此時,朱元璋、李善長、湯和、徐達、常遇春、鄧愈、馮勝、花雲等人正在軍寨門口迎接他,而在他們之中,也有一些新的麵孔,顯然是朱元璋新招攬的將領。

張子豪騎在馬上,看到他們後,心中的喜悅不禁流露出來,他快速下馬,然後向朱元璋麵前跑去,而朱元璋也同樣向他跑來。

朱元璋大叫一聲“大哥”,而張子豪也回了一句“二弟”,隨後二人緊緊的擁抱在了一起。這一刻,他們的心境是相通的,朱元璋對於這位結拜大哥的思念之情溢於言表。

然而,這一擁抱卻也讓朱元璋身後的某些新加入的將領們感到驚訝,他們紛紛小聲議論起來。

“這就是元帥的結拜大哥嗎?”“我看著也不過如此啊?”“他打仗很厲害嗎?”之類的話,不斷在他們的口中小聲嘀咕著。

這些議論雖然聲音小,但還是被張子豪聽到了耳中。

他不由得暗自好笑,這些將領們對於張子豪的質疑和輕視,也從側麵反映了出了朱元璋對於張子豪的重視。

張子豪在昨天朱元璋的信中,得知朱元璋的軍隊在金陵城下遇到了重大麻煩後,他稍作準備後立馬就趕了過來。

朱元璋現在既有對張子豪這位結拜大哥的思念之情,又有對張子豪來到軍中後,能給他解決當前問題的喜悅之情。

二人擁抱了許久才分開,此時李善長,湯和,徐達,鄧愈等人也圍了上來,紛紛對張子豪說著一些思念的話語。

兩年不見,朱元璋發現張子豪比以前更加沉穩了。朱元璋心道:“大哥一定是經曆了不少事情才會如此。”於是他趕緊抓著張子豪的手,向軍營中走去。

張子豪邊走邊凝視著鄧愈,這個昔日瘦弱的少年,竟也在這短短兩年間長成了一位英俊挺拔的青年,散發出成熟穩重的氣質。

鄧愈此時看向張子豪,情不自禁地喚了一聲“大哥!”,聲音中充滿了懷念與激動。張子豪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寬慰和鼓勵。

隨後,朱元璋引領眾人簇擁著張子豪進入了軍營的主帳。

帳中布置得簡樸而莊重,幾個長案上擺滿了軍事情報和作戰圖。眾人落座後,朱元璋與張子豪敘起了舊事,回憶起當年在濠州城內以及在滁州的種種趣事。

敘舊完畢,張子豪開口說道:“元璋,昨天我在信中得知,咱們的軍隊遇到了麻煩,先給我說一下目前的情況吧。”朱元璋沉吟片刻,隨後神情變得嚴肅起來。

“大哥,就在兩個月前,我們攻破了采石、太平兩地,那時我正準備一鼓作氣拿下集慶。”

朱元璋的語氣帶著一絲凝重,他頓了頓繼續說道,“然而,在整頓軍馬之後,我們又順利拿下了江寧,我以為集慶已是唾手可得。可是連續兩次大舉進攻集慶,均未成功破城。我方將領張天祐也已戰死,士兵傷亡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