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難道是美國希望公眾產生這種錯覺?(1 / 2)

樸振赫一個人坐在偌大的會議室內。

DS電信每周的高管會議已經開完了,通常他都是最先離開的,但今天他卻一直沒有走。

金俊宇急匆匆地走了進來。

“董事長,有結果了。”

今天是4月1日愚人節。

但是因為時差的緣故,美國時間還是3月31日。

樸振赫一直在等大洋彼岸的消息。

“……沒有召開會議。”

“沒有開?”

輿論都在關注今天大洋彼岸的那場會議,可傳來的消息卻是會議沒有召開。

“怎麼回事?”

“原因還不清楚,不是有一方不願參會就是美國停止了斡旋,總之,會議沒有召開。”

在整個3月,不少人都在望眼欲穿地盼望沙特和俄國能夠坐下來談談,現在希望成為了泡影。

後果必然是全球的石油生產陷入了失控的狀態。

在三月下旬,沙特和俄國已經提高了產量,這勢必會引起連鎖反應,阿爾及利亞、南美的委內瑞拉以及中東的阿聯酋和科威特等國家也將采取同樣的措施。

“對此,美國沒有說法嗎?”

隨著頁岩油開采技術的不斷進步,去年美國一度成為了世界第一大產油國,所以樸振赫曾判斷與沙特產生摩擦的是美國。

“美國政府沒有給出任何反饋,隻是否認了自己曾承諾要進行斡旋。”

“他們沒有正式承諾過嗎?”

“.…..我查了一下,美國政府並沒有做過正式的承諾。”

美國將進行斡旋,這是所有媒體的觀點,結果被人們當成了美國政府的正式承諾。

“會不會從一開始,美國就沒有斡旋的意思呢?”

“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難道是美國本就希望公眾產生這種錯覺?

“現在油價是什麼水平?”

“已經一路跌到了31美元。”

昨天,油價曾一度逼近40美元。

“目前原油的產量一共增加了多少?”

“估計日產量增加了500萬桶以上。”

“估計?”

“是的,都是估算,還沒有正式的統計。”

“……市場而會變得更加恐慌。”

說著,樸振赫站了起來。

郭錫基已經與新加坡和希臘的船東簽訂了協議,租用了15艘VLCC,已經支付了10%的預付款,160億韓元(約8465萬RMB)。

“油輪的租金達到了油價的30%?”

“是的,因為油價太低了。”

“這是迄今為止我最大的一筆投資,要說我一點也不緊張,那是假的。”

樸振赫說道。

“不過好在一切都在按照您預想的在發展。”

“嗯。”

即便油價真的跌到了10美元,這筆投資也需要5000億(約26.5億元)的資金,而且還是通過抵押旭日係統集成的股權,取得的資金,所以樸振赫多少還是感到了緊張。

果不其然,在美國無意斡旋的消息傳出後,原油期貨遭遇了大量拋售,油價開始直線下跌。

沙特每天的原油產量已經由900萬桶提高到了1200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