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還能燒成綠色的石頭?”老娘一臉的驚訝,“嘿,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啊。”
綠色土塊塊在眾人手中傳遞,趙信感受著土堿中傳來的餘溫,像老娘一樣感謝著神明,第一次就燒出來了,還真是佛主保佑啊。
用鋤頭起出所有土堿,背簍裝回家中,然後今天早上肯定是繼續吃餅了,幸好昨天磨的麵粉比較多。
然後在趙信插科打諢下,講了一下昨天的發酵時間,還有土堿碾碎濾除雜質,添加份量,包括烤製時間,都在不經意間講了一遍。
大嫂趙孫氏心靈手巧,很快就記住了訣竅,今天也是在灶裏試驗烤餅,大火燒熱灶膛,開始烤餅。
在眾人期待中,大嫂掏出餅後,學著昨天趙信的樣子用棕掃帚清理幹淨灰土。
三郎動作快,拿過一塊餅,卻燙地哎呦直叫喚,拋起,再接住,猛吹幾下。
這可是涉及到發財大計啊,三郎喊了聲菩薩保佑,掰開酥脆的餅子,裏麵散發著熱氣,中間潔白綿軟,孔洞大小適中,分布均勻。
隻看模樣,大家就知道,這餅子是成了。
眾人分食之後,三郎問起了大家的意見,“你們說這餅子叫什麼名字啊?”
“餅子就餅子,還能有什麼名字?”
“那我們的餅子和別人的餅子不一樣,當然得有一個不一樣的名字了?”
趙大郎說,“要不就叫灰餅?反正是灰裏燒出來的。”
趙信:“......”
神他媽灰餅啊,還不如就叫餅呢!
要是讓你們起下去,最後還不知道叫什麼呢,“三哥,你說我們這餅,烤之前是一塊平的麵餅,烤熟之後就像個小山包一樣~”
“哦?五郎的意思是?”
趙信給了趙三郎一個鼓勵的眼神。
趙三郎脫口而出,“五郎的意思是叫‘山餅’嗎?像小山包一樣的麵餅!”
神他媽山餅啊,我懷疑你趙三郎是在罵人!
“三哥,山餅太拗口了,叫麵包怎麼樣?”
‘麵包’?
眾人咀嚼著這個新詞語,像山包包的麵餅?
幺兒的建議,老娘最先響應,直接拍板決定了,“就照五郎說的,這餅子就叫麵包。”
吃過早飯之後,趙信提議還得做一個專門的爐子用來烤麵包,不然每天都用家裏的灶嗎?那得多麻煩。
接下來一整天就有得忙了,老爹帶著大郎去挑黃土,二郎去請木匠二叔,老娘和大嫂帶著三郎和四郎,去河邊撿小石塊。
“娘,五郎做啥呀?”
趙三郎見所有人都有任務了,就五郎沒被安排上,當然狗蛋被自動排除了。
老娘背著背簍,又把四郎的小背簍裝在自己的背簍裏,“五郎這麼小,細胳膊細腿的能做什麼?當然是隨他了,快走,別墨跡,要不然那什麼麵包窯今天都搭不出來。”
趙三郎帶著滿臉的情緒,憤憤地離去了。
木匠二叔可不是隻會木匠手藝,泥水活也會幹,搭一個灶是沒問題。
趙信在院子看著小侄子狗蛋玩螞蟻,“狗蛋啊,你整天玩螞蟻,這東西有什麼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