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楚攻巴蜀(1 / 2)

巴蜀是兩個非常古老的王國,有著自己的文化傳統,文明程度很高,國力也很強大。巴蜀所在的四川重慶地區多山,進入巴蜀通道易守難攻,以前秦楚兩國多次攻打過巴蜀,都沒有攻入巴蜀腹地,反而被巴蜀兩國依靠地利優勢多次打敗。而且巴國對楚國曆來防範非常嚴密,因為楚國與巴國接壤,而且常常發兵攻打自己。現在巴國看到楚國頻頻調兵到巴楚邊境,巴國人知道楚國人又要攻打自己了,於是派人向蜀國求救,因為唇亡齒寒的關係,蜀國人答應了巴國人的請求,派兵救援巴國。巴蜀合兵一處,嚴密把守巴楚邊境的關隘,做好了與楚國交戰的準備。

周敬王四十三年,楚王公孫子都經過周密計劃後,決定兵分兩路,先攻巴國,再攻蜀國。一路由楚國的漢中出發,攻打巴國的劍門關,然後渡過嘉陵江,直取巴國國都江州,此路大軍由楚王公孫子都親自指揮,麾下有大將成嘉,薳固,公子燮,共有二十萬。另一路是楚國的水師,楚國的水師在與吳國水師雲夢澤一戰中,主力盡失,後來在令尹子期的大力支持下,楚國水師又煥發活力,現在有兵十萬餘人,戰艦千艘,除了一部分楚國水師駐守漢江防範吳國外,其餘的楚國水師全部參與了攻打巴蜀之戰,可見楚王公孫子都對攻占巴蜀勢在必得。此路楚國水師共有五萬餘人,主帥是大夫屈匄,還有大將公孫寬等人,沿著長江逆流而上,攻打巴國的墊江。楚王公孫子都在主持楚軍出征大典後,帶領楚軍殺氣騰騰直朝巴國攻來,一時間巴楚邊境烽煙四起,重兵雲集,天下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巴楚兩國的身上。

遠在西北的秦國也收到了楚國攻打巴蜀的消息,這下秦國人坐不住了,因為秦國人一向對巴蜀垂涎三尺,夢寐以求,現在看到楚國攻打巴蜀,而且勢頭正猛,秦悼公連忙召集群臣商議此事。大庶長弗忌說道:“君上,現在楚國攻打巴蜀,我秦國不能坐岸觀火,應當趁楚國重兵在外之際攻打楚國的漢中之地,否則等楚國人奪取巴蜀之地,那麼我秦國本土就要暴露在楚國的兵鋒之下!”大良造杜回也說道:“巴蜀是我秦國的未來之希望,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楚國把它奪了去,應當出兵攻打楚國的漢中之地,即使不能占了楚國的漢中之地,也應當迫使楚國人退兵。”秦悼公聽到眾臣都勸自己發兵攻楚,於是點頭說道:“楚國人如果攻占了巴蜀之地,對我大秦是百害無一利。寡人決定派大良造杜回為主將,大將孟明為副將,起兵十萬攻打楚國的漢中。

楚王公孫子都聞知秦國人攻打漢中,連忙命令大將公子燮帶兵駐守丹陽,堵住秦國人進攻之路。公子燮經常在丹陽與秦國人交手,可謂經驗豐富。公子燮一到丹陽,就深挖溝,高築牆,廣積糧,做好充足準備。秦軍一來,公子燮不與秦軍交手,無論秦軍如何謾罵。秦軍無奈,隻得繞城而走,卻被公子燮派兵劫了糧道。時間一長,秦軍軍糧短缺,士氣下降,隻得撤兵。公子燮看到秦軍撤兵,連忙派兵追擊,雙方戰與丹水,楚軍大勝,終於擊敗了秦軍的進攻。這樣一來,秦國對楚國的威脅就剪除了,公孫子都於是放心地攻打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