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起源(四)(2 / 2)

這時,地裏的人拉著車子向這邊走來,車子上裝滿了西瓜,走近時才發現是一個年紀大的老頭拉著車,一個中年婦女幫忙在後麵推,後麵跟著個七八歲的小女孩。車子經過他們幾人麵前上坡時,老頭有點吃力,幾人見後顧不上體力不支,忙上去幫忙推一把,幾人望著車子裏的西瓜流口水,那些西瓜有的是開裂的紅色線條,是因為雨水多造成的開裂。

那婦女看了看幾個人的狼狽相,上山下山早弄得身上都是泥點。就問;你們幾個吃瓜不?幾人聽後用力的點了點頭。婦女從車子裏拿出兩個給了他們幾人,並問;你們是哪裏來的?路偉向她說;從湯山鎮來山裏的,迷路了…那婦女告訴幾人說;湯山鎮離這很遠了,在山的那邊,你們一會兒趕快回家,要不天黑了。

幾人開始有點害怕,吃完西瓜以後又恢複了些體力,向山上走去。和之前的方法一樣,路偉找到一條向東流的水溝,沿著走兩邊,除了高大的鬆樹,連個小路也沒有,幾人隻好從水邊走…山裏的風景確實很美,但這會兒沒有人會再去欣賞。王鬆正在前麵走,又喊了一聲,快來看看,那是啥東西?石三幾人跟著走過去看。

山穀中前方有一塊巨大的黑色石頭,就像從天上掉下來一樣,而且它沒有落在溝底,而是橫跨在溝的兩邊,與中間溝底,形成一個高兩三米,寬幾米的橋洞。幾人好奇的過去仔細看了看,他們從來沒見過,也沒有聽說過,這山裏還有這麼一個地方。那個巨石正下方,溝底都是大小各異的石頭,中間部位,有幾塊稍微大的青石板,圍溝底半米多高,中間竟然是一口井,井口正上方的黑色石頭平麵上,印著一個太極的圖像,從中間露出來個半米長的鐵器,像一把劍,而箭頭就像從石頭裏麵長出來一樣,朝著下方,正對著井口。溝底部的水,從井口圍著的青石旁繞著流向下遊…

這個地方真讓人慎得慌,王平撿一塊石頭,向黑石上那個半米長的鐵器上扔去,叮的一聲響,嚇得幾人慌忙跑上去,生怕有什麼暗器出來。王平問路偉,這是哪啊?幾人搖了搖頭沒人說話,從溝邊上爬上去,在黑色巨石上麵坐著休息會兒,上麵平的像橋麵一樣,隻是兩頭都沒有路卻讓人很奇怪。如果天黑了走不出山,那更可怕,說不定山裏跑來個狼什麼的。

幾人正不知所措,高多疲憊的說:別等了,再往下走,抓緊時間吧!過了一會兒,他們終於看到了希望,田野河流流向大路村邊。沒多久,他們就走到一個河邊準備過橋,見有一些人,在河邊站著說話,他們在河口最小的地方裝了一個桶口網,水向下流,就有魚掉進去了,有小孩在旁邊驚呼著收獲…幾人過去問路,聽後才知道這裏是界線村附近,從這再往北,就到縣城了…幾人聽後也是驚掉了下巴,沒想到竟然跑了那麼遠。

順著村子東邊大路,向南五公裏才到湯山鎮?幾人都張著嘴巴,五公裏天黑也到不了家,不過這也是算是找到了方向,找到了回家的路。石三還在心裏在想著之前的那個地方,黑色的巨石,那井肯定有來曆,也許隻有老師可以回答他。路偉在前麵喊了一聲趕快過來,看前麵,他把路過的農用車攔住,說可以順道帶他們向湯山方向去…

夏天,農民忙著田間管理,快到秋天的時候換來豐收的喜悅和收獲的勞幸。這又讓農民把所有力氣和目光放在土地上,等收了秋玉米,花生,大豆存入倉庫,黃色的玉米作物梗垛成垛,就開始了下一季的農耕。

天灰灰蒙蒙的,從村西頭到東頭,有的人在院裏剝玉米,有的在收幹了的花生,有些人還去田間轉轉。剛收過的花生地裏,有短尾土鼠,它們喜歡聚在一個洞裏,大點的孩子就拿鐵鍬去挖它們的洞,從裏麵掏出它們精心挑選過的過冬食物,飽滿的花生玉米,占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