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嚇跑的禮部尚書,望鄉亭憶親(1 / 2)

喬正昌笑了:“陛下眼光獨到,越國慕強之心昭然,刀不血刃也並非不可能。”

大秦第一次廣開招賢納士之門路,秦皇收天子門生。

朝之後繼之力。

任人唯賢,唯賢良之名仕方可入朝麵聖。

未開科舉,因大秦建在草原上,傳承未曾建立,雖不是百廢待興,但是一片未墾之田,為君者,需因地製宜,引領秦民走上一條有傳承的路,而這傳承是屬於秦國特有的,從禮儀教化方麵,細化到衣食住行之中。

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穆晚晴知道這才是自己最應該做的事情,因為係統源源不斷輸出的是傳承,是自己熟悉的五千年文化,有如此強大的後盾做仰仗,誰能不心潮澎湃?

朝會,群臣俱到,李斯忠赫然在被邀請的行列,走上秦朝大殿,李斯忠偷偷的看了眼端坐在龍椅上的穆晚晴,暗暗地倒吸了一口涼氣,玄色金龍袍,溫和的模樣,就算看到她眸中有點點笑意都無法讓人不心生敬意,因她執掌大秦,數月內就攻下了跟岐國對峙百年之多的鐵驪,試問當今世上誰還有如此氣魄能能力?

群臣三拜,穆晚晴緩緩說道:“眾愛卿平身,今日朕招賢於天下,振興大秦,教化萬千秦民,開民智,以圖富強,如今乃國強而民富,他日必定民強而國富。”

“吾皇聖明!”群臣齊聲。

穆晚晴看了眼喬正昌:“喬卿家為國奔波,招攬天下名仕辛苦了,今日是要遴選各地州、府、縣的地方官員,以安百姓。”

“是。”喬正昌垂首:“眾人都在大殿外聽宣。”

穆晚晴召這些文人上殿,她看到了頭頂上一排排小字,七十幾人之中赫然有三十二名被係統認定收徒,不過係統並沒有查看資質,也沒有配對名師。

“嗯?看不上?”穆晚晴在心裏嘀咕了一句。

係統:宿主,這是遴選天子門生,跟名師無關。

……!!!多多少少有點兒傲嬌,當然這也是在放權了,本來嘛,自己今天就是要收門生。

喬正昌早就和六部草擬了考核標準,穆晚晴無需過問,隻要坐在上麵就好,從大殿門口第一道考核到最後能走到穆晚晴麵前的人,那才是具備了天子門生的資格。

過程雖不繁瑣,但極其縝密鄭重,旁邊站著的李斯忠有些羨慕,打從自己入仕以來,一步步走到禮部尚書這個位子上,岐國就從來沒有如此盛況!

不對,是岐國的皇上沒有如此魄力。

穆晚晴一直都有留意李斯忠,身為岐國的禮部尚書,站在大秦的朝堂上,無論如何也不能真正的忽視他。

不過也沒必要多重視,穆晚晴的注意力在選擇這些能治理大秦的人身上。

正因如此,朝會持續兩個時辰,毫無意外遴選出三十二人為天子門生,皆為係統最初標名的人。

穆晚晴讓這三十二人暫時去國子監休息整頓,沒有入選的四十五人由禮部招待,另做安排。

眾人謝恩退下,穆晚晴才說:“岐國有使臣來朝,眾位愛卿覺得岐國此舉,為何啊?”

李斯忠心就一沉,微微垂首支棱著耳朵聽著。

率先站出來的是戶部尚書韓旭,他到大殿中間恭敬地行禮後,說道:“皇上,前倨後恭乃小人行徑,絕非可交好之邦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