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裏說了對邵寶珺的安排,還有各家孩子的消息。
看完書信的喬氏走到窗前看著外麵晴朗的天兒,輕輕地吸了口氣,她知道婆母對邵家姑娘們的愛護之心,可這份愛護之心到底不能像尋常百姓家那般照單全收,天家的情太重了,婆母要穩定大秦,就容不得那些外戚造次。
可婆母也很清楚,世人多深諳趨吉避凶的道理,投鼠忌器的難處,她懂。
“母親。”邵寶珠走過來站在喬氏身邊,輕聲:“您在犯愁了,是因為祖母的書信嗎?”
喬氏偏頭看著女兒,輕聲說:“你祖母記掛著你姑母的孩子們。”
邵寶珠點了點頭:“長姐和姐妹們商量過了,等表姐大婚後,我去大神山,她們分頭去尋姑母的孩子們,這件事沒辦成之前不能說,等等吧,不會拖太久。”
“虧著你們都有心。”喬氏勾起唇角:“等你長姐她們過來再商量,還有寶珺的事,跟娘去置辦了宅院和嫁妝,既然是咱們邵家的姑娘,那就跟你表姐一樣待承。”
邵寶珠陪著喬氏出門去了。
就在白少卿家隔壁,喬氏置辦了宅院,請人過來修葺,林氏得知還有寶珺也要在這邊安家,二話不說去繡坊,同樣的大婚所用之物再來一份。
這邊喬氏和林氏忙得腳不沾地,邵寶瑗帶著姐妹們陪著邵寶珺往陽鬆鎮來,一路上走的不快,擔心邵寶珺的身體吃不消,姑娘們在一起商量起來過日子的生計了。
“要我說啊,三姐在鳳鳴山的日子是真好!”邵寶璃說:“山上山下都是良田,百姓們都有耕牛,春種秋收可熱鬧了,之前不太平的時候都能顆粒歸倉,往後啊,一準是個富庶的地方。”
邵寶瑗看邵寶珺:“寶珺,我看這事兒可行,回頭姐妹們湊份子置辦了田地和莊戶,你當個地主婆,每年我們姐妹們都過去,寶玟那邊有什麼好良種也都送過去,一準能讓你往後的日子啊,富得流油。”
“那就置辦兩份。”邵寶瑜笑著說:“寶珺一份,芷瓊表妹一份,回頭你們姐妹兩個人互相照應著過日子,這離京中也不遠,回頭祖母得了空,我們都過來串門。”
“對!咱們都有份兒,不打仗了,大家都尋點兒買賣做,賺錢還能豐盈國庫呢。”邵寶玲笑著說:“我就羨慕四嬸娘,那買賣做的可好了。”
邵寶珺看著姐妹們嘰嘰喳喳的樣子,也來了興致:“行!我給姐妹們看顧著,回頭置辦的田地多了,就把陽鬆山都買下來,到時候山上種滿了果樹,山下都是良田,百姓願意做莊戶就跟著咱們,不願意做莊戶的就分了田,隻要百姓的日子過得好,就不會因為養不起孩子,把親生骨肉扔到鬧市去聽天由命了。”
“寶珺姐姐,不如咱們收養那些無家可歸的乞兒,讓他們都能有營生,也能忠心耿耿的護著寶珺姐姐呢。”邵寶琪說。
這話說到邵寶珺的心裏去了,她就是被家裏人扔掉的孩子,若不是遇到了義母,自己可能早就死在街頭了,如今自己有能力了,把那些可憐的孩子們都聚到一起,至少能吃飽穿暖還不被人欺負。
“那這些乞兒能有良籍嗎?”邵寶珺問。
姐妹幾個麵麵相覷,到最後都笑了,邵寶瑗說:“寶珺是不想讓他們入奴籍啊?這好辦,他們成家立業都給良籍,倒不是咱們心不善,而是沒規矩不成方圓,他們還沒有完全自食其力的本事前,奴籍是約束他們最簡單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