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晚晴回到宮中就去了禦書房。
奏折先送到尚書省遴選,輕重緩急有專門的標準,符合標準的送到禦前,由穆晚晴親自批閱,不用送到似禦書房的奏折由尚書省分沒別類的整理好,彙總成一個或幾個奏折送到禦前,如此能節省時間。
同時,赤、橙、綠和黑色的箱子裏所裝著的奏折也是用來區分輕重緩急的標識。
再就是禦書房的架子上還有針對一年四時的奏折分類,各州各有一欄。
醫、學,兩個分欄也表明了各州在這兩方麵的進展情況。
雜項中包括下屬各州、各州之下的各府所建立的商會、工會、民聯等部門,都記錄在冊。
也就是說,隻要穆晚晴想要知道什麼事,直接就可以查閱到資料。
即便如此,穆晚晴除了早朝之外的時間,幾乎都在禦書房中。
中書省和六部送上來的奏折,就足夠她忙到天黑了。
每次在禦書房裏批閱奏折的時候,穆晚晴身邊不準任何人伺候,她可以一邊看奏折,一邊給自己泡一壺茶,要思考的時候,把棋盤擺上,自己跟自己博弈,也會在輿圖上標注出來各種隻有她明白的記號。
若是召見六部的時候,那必定是有大事了。
“丞相一職,非曲靖莫屬啊。”穆晚晴負手而立的站在輿圖前,看著安化州的方向,艦船入海,寶船已有三千艘了,如今的大秦該派人出海去走一走了。
第一趟出海,歸期無法定下來,但必定不會很快回來,大秦水師三年可小成,十年可大成,她有了新的目標,雖不能星辰,但有大海,雖未必會萬朝來賀,但不怕被任何一個未知的國家盯上。
史書上曆曆在目,固步自封會落後,落後會挨打,取長補短,求穩發展,大秦才會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轉過身把安化州的奏折都取出來放在禦書案上,注意打開。
百姓大遷徙從年初就開始了,安化州的百姓遷出來的最多,說起來跟安化州的地理環境有很大的關係,靠海為生的人,更希望到內地來,因為日子能過的安穩。
同時,兵部在曲靖離開之前也已經開始調撥將士和家眷們往安化州去,那邊是要建一個水師營的。
“安置是個大問題。”穆晚晴看完了安化州的奏折,吩咐外麵的近侍去請喬正昌、韓旭和梅若雪過來議事。
禦書房裏,穆晚晴把安化州的戶籍事項跟韓旭說,辦學由喬正昌來安排,梅若雪要帶著醫道門選出來的人,親自去一趟安化州,那邊百姓的病症有地方特點,需要總結經驗,成冊,以備後來人做參考。
三個人奉命行事。
穆晚晴揉了揉額角,要到秋天了,這一年下來還算風調雨順,各地並無大災,水患偶有,但問題不大,幅員遼闊的大秦,水利這一塊進展的相對較慢,比較耗費時間。
糧種優化有寶玟,水利工程這一塊得子書了。
放下奏折,穆晚晴往小書房來。
說起來大秦後宮也真是別具一格,自己是不習慣跟前人伺候著,非但不能讓自己有高人一等的感覺,反倒覺得礙事,耽誤自己思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