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晚晴拿起來煤塊在手裏,問:“遇到子書了?”
“是,子書尋了兩處產煤的地方,讓祖母放心,隻要安排妥當就回朝請旨,開采的煤運往大神山那邊,兵部可以調遣工造過去。”邵寶玟說:“南方水稻今年產量不錯,南北稻麥可以保證民生所需了。”
穆晚晴笑著點了點頭,旁邊香琴送來水盆淨手:“朝廷上下這些年都辛苦了,大秦百姓能吃飽穿暖,接下來就是穩步有序的發展,第一批國債可以兌換了。”
“祖母,我們還會有國債發行嗎?”邵寶玟問。
穆晚晴靠在軟枕上:“治國,也是做買賣,國債會一直都發行下去,金銀彙聚到一起才能做大事,大秦一直以來都以富養廉,接下來還要鼓勵有能力的人科研,在各行各業謀更大的發展,民生是大方向,國家強大則是一日都不可鬆懈的根本。”
邵寶玟遞過來一盞茶:“祖母,我發現南方新生兒比北方要多,咱們大秦靠北的雲豐州、紳寧州和青齊州都是寒冷之地,百姓的日子不好過,寶玟想請命往這三洲去,可能要幾年才能回來。”
“寶玟啊。”穆晚晴端詳著邵寶玟,早已不是當年的小姑娘了,眼神堅定的讓人心都會安寧下來,這是一個心懷天下的姑娘。
邵寶玟輕聲:“祖母不要擔心,寶玟不管到哪裏,都有各處衙門護著的。”
“祖母不擔心這個,而是這一趟會非常辛苦,你一人獨來獨往不行,著手準備個隊伍吧,草原少良田,但多牧草,畜牧業也是大秦不可忽視的一部分。”穆晚晴說。
邵寶玟點頭:“那就跟工部一道,修路架橋,讓草原裏的牛羊可以到京城,也可以江南的米糧入草原。”
“確實需要很多年才能完成的事。”穆晚晴說。
邵寶玟笑了:“祖母,人心齊,泰山移,不管多難的事都需要有人去做,比起來在您身邊,寶玟更願意去外麵做事,為大秦,為您,也是為自己,人世間走一遭,不能白來,您說呢?”
穆晚晴拍了拍邵寶玟的手背:“明日跟祖母一起上早朝。”
在入京之後,邵寶玟就是大司農,雖說是戶部之下,地位不及戶部尚書,但邵寶玟是邵家唯一入朝廷的文臣。
這些年來,邵寶玟極少上朝,並非是身份不夠,而是邵寶玟從來就沒把這身份放在身上。
穆晚晴想要讓邵寶玟更了解大秦的治國之法。
第二天早朝,朝臣見到邵寶玟,都非常客氣的尊一聲:“司農大人。”
邵寶玟謙和的回禮,這種感覺讓她心裏無比的踏實,她永遠都不會目高於頂,但也不會妄自菲薄,對於農業的付出,承這份同僚的敬意,並無不妥。
按照平日上朝的慣例,處理了朝政後,穆晚晴才說:“司農提議讓工部和戶部派人往雲豐、紳寧和青齊三洲去,青齊州的官道是最先修建好的,紳寧稍遜,雲豐州要弱一些,各位愛卿可以獻計獻策,再就是尋民間耕種能人若幹,畜牧能人若幹,朝廷要派遣一支隊伍進三洲,與當地衙門一道共建牧區和開墾農田,各位愛卿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