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隨君進退(1 / 3)

幽王被這一聲大叫給嚇了一跳,他順目向殿外望去,不由怒自心頭起。原來這喊的不是別人,正是趙叔帶。

隻見這趙叔帶臉色匆忙地向殿內走進,口中猶是不停的確喊道“大王不可,大王不可。”

幽王對叔帶素無好感,覺得此人總是要對自己指手畫腳,胡攪蠻纏,極為可厭。以往自己遊玩好色,他說說也就罷了,今日可是正兒八經的議論國事,莫非他也要進來橫插一腳不成?

“趙叔帶”,幽王一聲怒喝:“你好大的膽子啊。這大殿乃是議事莊嚴之地,豈容你隨意咆哮?你,你身上可還曾有半點大臣體統?”

叔帶略微驚了一下,隨即平定下來。他喘了一口氣,伏在地上,行了禮,說道:“請大王容小臣進言。”

幽王陰沉著臉,說:“這裏沒有你說話的地方。”

叔帶對幽王的冷漠態度已有所預料,所以並不吃驚。他伏在地上緩緩的確說道:“臣知大王恨臣,然而大王不知,臣亦恨大王。”

幽王被他這番話說的一楞,隨即氣極而笑道:“好你個趙叔帶,你還敢恨寡人,你可真了不得哇。”

當下幽王將臉一沉道:“寡人知道你一直把寡人當作平庸之君,今天你就把你的話說完吧。寡人可以給你這個機會,你說說,寡人緣何不能要這兩位道長相助啊."

叔帶聞言,臉色不改,說道:“謝大王原諒臣出言不遜之罪,臣實欲盡忠於大王。大王或許不信”話一落,他的手指向鬆清鬆越,說道:“這兩人乃是九陰門餘孽。”

鬆清鬆越均是瞬間色變,殿內群臣亦是動容不已。

原來叔帶所指的九陰門乃是一個消匿已久的修真門派,關於九陰門的來曆及創始者十分莫測高深,世人均不得知,但這個門派的修行方式極其特別而邪惡,就是要以生人血作為修行的媒介,故其門中眾徒往往為了修行而不惜造下累累血案,民間但凡聽九陰門三字,無不畏之如虎,甚者還以此作為止小兒夜哭的良法.

後宣王即位,勵精圖治,下定決心要鏟除這個極端邪惡的門派,於是下令地方及諸侯各國,但有此派門人出現,立殺勿論,由是妖氛漸清,這個門派在世間也漸漸消失不見。

叔帶此時提起,無疑又把那股恐怖感帶給了殿內群臣。

幽王卻毫不在意,他慢慢的說道:“證據呢?”

“你可不要以為寡人是三歲小孩,隻憑你的片麵之詞就將這兩位道長驅趕,卻才寡人可是親眼看到了道長的仙術,正純無比,何來半點妖異。你莫得胡言,寡人可還要依靠這兩位道長來解決西歧的事情。”

“大王如不信微臣所言,小臣有人可證明這兩人確實是九陰門餘孽。”

“好,那你將那人喊來證明與寡人看吧。”

幽王的話剛說完,這時殿外走進了一個人。

一個老人,一個極其蒼老的老人。

雖然蒼老,但精神卻還不錯。

老人微笑的看著幽王,幽王的臉上現出了吃驚的表情,與之相映,眾臣、兩位道人也現出了吃驚的表情。顯然他們對此人的到來極為詫異。

這個人,正是叔帶請來的東野公。

東野公嗬嗬笑了幾聲,說道:“大王,老身來遲了。”說罷,作勢就要向幽王拜下。

“不,不。”幽王見狀,竟然從王座上跑了下來,扶住東野公,說道:“您是老人,不必行禮。”隨即大聲叫道:"來人啊.賜座."內侍搬來座位,幽王又親自扶東野公坐上.他的所舉所動,顯得對東野公極為尊敬.

而此時,殿內的鬆清鬆越,卻顯得惶恐不安起來,他們對東野公的到來仿佛極為恐懼.

東野公坐在座位上,猶是氣喘籲籲.他向幽王拱拱手,說道:"老夫老了,本沒有資格向大王進言,但是這非常時期,卻也不得不說兩句."

"老先生不必過於自謙,有何話,但說就是,寡人必定聽從."幽王微笑著,話語間流露出尊敬的意味來.

"適才臣在殿外,已得知大王將準備親身前往西歧安撫災民.臣想大王如此愛民.實為古今不可多得之聖主.但是大王在個中環節中還是出了錯誤."

"又是這兩位道長."幽王笑道.鬆清鬆越卻嚇出了一身冷汗,他們暫時還摸不清幽王心裏在想些什麼.

東野公並不急於回答,而是緩緩說道:"本朝穆王嗜好修行,這是在場諸位所共知的.是以他對修行各門也極為重視."這倒是個事實,周天子與西王母的故事早就已經傳遍民間了.穆王確實是個極好修行的君主,為了追尋長生之道,他曾下令天下各類修行派別,聚集京師,專向他講述養生法門.

"自幽王對修行門類的提倡之後,天下間各類修行派別如雨後春筍,大量出現.內中不乏明門正法,但是歪門邪類卻也不少.尤以九陰,四虛,中邪這三門最為邪惡,前王的老史書記載;‘但此三門出者,天地變色,大難迭生.‘大王應該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