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交流拳法(2 / 2)

來人顯然認得東王府和南王府隨從的裝束,臉上冷冷一笑道:“東王府?南王府?哼哼,在這裏聚眾鬥毆?來人,把人都拿回去,仔細查辦!”

楊蓯兒心中苦笑,她早就聽聞,洛陽城負責治安的是廷尉府少府胡德明,這胡德明,是個老朽而重法度的人。他對皇家算是忠心,雖未參與“王兵歸一”事情的謀劃,卻也是支持者之一。

楊蓯兒感覺,這次好像是挖了個坑把自己埋了,憑空給人的口實。現在廷尉府的人要抓人,她不能讓手下人有反抗,否則這事更不好弄。

“等等。”楊蓯兒正準備束手就擒,順帶想事後怎麼收場,另一個人卻先開口發話。

楊蓯兒側目一看,卻是剛才那個出來救場的年輕人。

胡德明打量了韓健一眼,並不認得,冷笑道:“怎麼,想拘廷尉府辦案?”

“沒有。”韓健笑道,“隻是想問少府一句,你哪隻眼睛看到我們在這裏聚眾鬥毆了?”

胡德明一愣,心說這還有個狡賴的。

胡德明怒而環指圍觀眾人道:“這麼多雙眼睛瞅見,還想抵賴不成?”

“少府說的好,這麼多雙眼睛瞅見,還想冤枉好人不成?”韓健對著旁邊圍觀人等問道,“你們可看見有人在此聚眾鬥毆?”

圍觀群眾沒想到,自己居然會被當成是證人。經過圍觀人等一致說明,剛才隻是兩個人在那“鬥毆”,而不是一群人。

胡德明臉色陰冷道:“你還有何話可說?”

“兩個人在大街上,交流一下拳法心得,以武會友,是否不行?胡少府,敢問一句,這觸犯了大魏朝哪條律法?”

胡德明重法度,算是個酷吏,但韓健的話,的確令他啞口無言。

楊蓯兒細一想韓健此話,回想剛才,不過是兩個人對打,又未傷及人命,隻要事後不承認是在鬥毆,廷尉府的人也無計可施。

“說的沒錯。胡少府,我們南王府和東王府難得在洛陽城相聚,便相約找人交流拳法,這是否不行?”楊蓯兒先看了韓健一眼,便也隨著韓健的話說。

胡德明臉色一片鐵青,現在兩邊人都不承認鬥毆,口風一致,他也沒轍。

“你們,你們……”

韓健笑道:“胡少府,若是沒事的話,也請你先回了,我們還要繼續交流拳法,你若準備旁觀確證一番,也無不可。”

胡德明知道今日奈何兩王府的人不得,語氣不善道:“在長安城中聚眾,擾亂秩序,本就違法。且都散去,本官不再追究。”

韓健笑看了楊蓯兒一眼,道:“既然如此,那今日的拳法交流,到此為止。”

楊蓯兒招呼一聲,道:“走!”

隨之,楊蓯兒上馬離開,南王府隨從緊隨,隨著一場聚眾之事結束,圍觀的百姓也散了。

韓健見胡德明灰頭土臉離開,心中在想,幸好是胡德明這樣的庸官,若是遇上難纏的,今日的事也不會這麼輕鬆完畢。

“走,到樓上,我們再飲幾杯。”韓健招呼道。

……

……

楊蓯兒帶著隨從回到南王府,心中也覺得窩火。場子算是找回來了,也教訓了那個紈絝小子,卻無端招惹了廷尉府的人。

“若非那人有急智,事情不會如此輕易解決。”

楊蓯兒先把表哥黃烈教訓了一頓,今日之事,說到底全因黃烈而起。等教訓完,楊曳才從外回來,聽楊蓯兒把今日的事說了一遍。

楊曳聽妹妹訴說,卻也在看妹妹神色的變化。他也知道皇帝即將賜婚一事,他也想知道妹妹對小郡王的態度。

“廷尉府那邊,應該不會繼續糾纏。但陛下那邊,可能會知悉此事。”楊曳聽完,麵色略帶擔心道。

“嗯。”楊蓯兒低下頭道,“今日都怪我太衝動。”

“二妹毋須自責,今日之事,你處置算是妥當。隻是未料,此事竟涉及到兩王府,還有廷尉府那邊。”楊曳安慰妹妹一句。

楊蓯兒本想說小郡王身邊那人不簡單,卻又覺得不甚了解,也不宜過早下定論。現在東王小郡王初出茅廬,身邊有什麼人,調查的尚不清楚。

“二妹,這些日子你也太忙碌。這裏有一份請柬,你拿去。”

楊蓯兒接過兄長遞過來的請柬,裏麵有些字,她也懶得看,直接問道:“這是?”

“河東名學潘夫子,你應該聽說過。他的琴音,被譽為我大魏朝舉世無雙,他今夜在翠揚樓彈奏,你去聽聽,當是放鬆一下。”

楊蓯兒自小學得琴藝,也早就聽聞潘夫子在琴樂上的造詣。當下拋去心中不快,點點頭,道:“兄長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