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形勢迫人(2 / 2)

看似立太子對北王和西王篡權不利,但北王和西王似乎也更願意先立太子,隻有如此,他們才能確定主攻方向,才更容易拉攏朝中一些黨派來為他們所用。

“確有其事。”韓健直言不諱,既然事情已經到人盡皆知的地步,韓健自然也沒必要對蘇廷夏隱瞞。

“聽聞王爺跟六王子走的很近,此次可是會支持六王子為儲君,將來登臨大寶執掌天下?”蘇廷夏問道。

韓健一笑,道:“蘇先生說遠了,立儲君乃是天家之事,在下一介外姓之臣。陛下立誰,在下支持誰便是。斷不至到左右朝局的地步。”

韓健這回答,跟在與女皇照對時的回答基本一樣。這基本就是“官方說辭”,雖然看似套話,但在這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他必須要保持一種絕對中立的立場,才能令他獨善其身。

蘇廷夏微微一頓,笑道:“立太子一事上,罪民倒是覺得,六王子更加適合。”

言罷,蘇廷夏起身,此時已經快臨近午時。按照押解犯人的規矩,押解犯人必須要在午時前上路,衙差也必須在日落黃昏前將犯人押解到第一站去,走晚了肯定會耽擱時辰。

韓健聽聞蘇廷夏所言,微微一笑,其實這跟他的想法基本不謀而合。並非六皇子楊曦更適合來當太子,而是形勢所迫之下,必須是楊曦來當這個太子。

女皇立太子,說到底是以滿足南齊和談條件,來換取一個相對穩定的外部條件,以解決西王和北王兩個一直存在的內部大患。所謂攘外先必安內,現在魏朝尚未到對南齊發起一戰的時候。

而立太子之後,按照與南齊的商議,太子將出使南齊以達成和談。這一去,可就好像是送了個質子過去,這個太子何時能回來,日後能否回來還不好說。南齊之所以讓北魏立太子,就是看到了北魏內部的矛盾逐漸激化,提立太子,且讓太子出使,其實就是想在太子滯留南齊之時,隔岸觀火看北魏內部亂鬥。

鬥爭的結果,若是朝廷勝,那南齊可能會以太子為條件,跟北魏換取一些城池和戰略上的好處,再行放人。若是北王或者是西王在這場亂鬥中取勝,南齊有北魏太子在手,趁亂出兵北魏一統天下也可師出有名。

在如此的境況下,一個老成持重的三王子,和一個初出茅廬的六王子,誰更適合來當太子出使南齊?答案已經不言自明。

女皇為了換取穩定的外部環境,不得不把一個弟弟送過去當人質,而若是不出意外,這個人質將會由楊曦來擔當。因為若是北魏權力鬥爭發生一些意外,楊餘年長一些,或許能穩定住局勢,而楊曦恰恰缺少在亂世中穩定朝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