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七年,到了第二年的春天,三月改元為光和元年。
朝廷給劉玄了一封詔書,任命他為範陽縣縣丞,秩三百石,劉玄看著任命詔書,一臉懵逼,難以置信的看了一遍又一遍,確認是真的無誤。
娘來,真是走大運了,又升官了!
縣丞啊這可是,縣丞是縣令的佐官,地位僅次於縣令,自己在涿縣雖是縣尉,但基本不管理負責縣裏事務,隻負責些軍務。而縣丞主管一縣稅政、文書、倉庫等工作,地位隻在縣令之下。
自己這才是真正的步入了仕途,而不僅限於掌管軍務。
劉玄先冷靜下來思考著具體的情況,縣丞負責的事務較多,自己初次接觸難以充分掌握,需要幫手來幫助,首先想到了劉德然,劉德然作為自己的堂弟,從小和自己一起長大,是自己最值得信任的人,叔父劉元起也想讓劉德然入仕,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讓劉德然與自己一同熟悉縣內事務,從現在就能培養好他的處理內政的能力,以後自己做大做強了,也能把一些大事交給他,自己也放心。
曹操用的都是自己一大家子人,姓曹的姓夏侯的都當官,跟自己一家的勢必忠誠一心,自己這弟弟也一定可以。
劉玄拿著詔書,滿麵春風的回了家,第一件事就是要跟母親說。
現在他的母親在家中什麼事情也不用操勞,都有仆人管著,劉玄的母親待人和藹,家裏幾個侍女都十分感恩於老夫人的善待。
“母親。”
剛走進門劉玄便興奮的喊著。
“夫人,大人回來了。”
“聽到啦,我兒回來了。”
“母親,最近可好?”
“那還能不好?隻是無事可做,不免有些閑悶。今天怎麼想著回來了。”
“有好消息告訴你,你看。”
劉玄將詔書掏出來交給母親。
拿著詔書看著的老夫人看完則是眉開眼笑。
“我兒出息啦,這竟去做縣丞了。”
劉玄拉著母親:“可不是嘛,兒子要去範陽做縣丞。”母子兩個樂不可言。
隨後劉玄又去了劉德然家拜見叔父、
“叔父,許久未見。”
“侄兒進來倒是強壯了不少。”
“德然在哪呢?”
“我叫人喊他了,這就過來。”
“叔父,侄兒想讓德然跟著我一起去範陽。”
“去範陽作甚?”劉元起十分疑惑。
“叔父你看,詔書調我前去任範陽縣丞。”
“啊?什麼?”劉元起立馬坐了起來,拿過劉玄遞來的詔書。
匆匆看完之後欣喜若狂,大笑道:“好啊,我就知道我這賢侄不是一般人。這短短一年就做到縣丞了。”
“叔父,侄兒想帶德然和我一同前往,德然現在十六了,可以接觸一些政務瑣事,侄兒想帶著他耳濡目染,現在的世道,德然光想當個博士可不行,我以後要讓德然跟我一起做大事。”
劉元起看著劉玄,那堅定的眼神,仿佛能將一切勝券在握,真奇人啊,劉元起心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