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叩他心門(1 / 2)

沈華亭也沒把手拿回來,慢慢悠悠感受了一會掌心的溫軟,垂目與林舒對視了半晌,時間仿佛凝滯,寢臥之中茶花香溢。

許是用的左手,欠了些許感覺,他把手收回來,慢慢走到了桌前,將那本列國史拿起來,瞥了一眼。

“喜歡讀?”他轉身問。

林舒被他捏過的那半邊,還透著一絲絲的涼意。巴掌的小臉卻是滾燙,她輕吐了一口氣,蜷著手背輕輕貼了一下。

她走過來搖頭說:“這本生僻古字太多,一板正經的。倒不如《誌國傳說》,《列國風雲》,《東君書》這一類讀著有趣。”

沈華亭挑了一下眉,她倒是夠誠實,“那些添油加醋後編纂出的史集,自然是讀著輕鬆一些。”

“嗯。太傅所言妾身認同。”林舒抬眼,“隻不過。再正經的史書,所記載的人與事就一定是真嗎?”

她道,“曆史往往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但過往的事實真相隻有親曆者才知道。”

沈華亭目光深深地看著她。

林舒又繼續往下說:“就拿本朝開創了景平盛世的景帝說——景帝在位幾十年,君臨天下長達一生,年輕時候對外征戰四方,鞏固大庸王朝邊防,與外使友好來往。對內安撫民生,疏浚運河,改革田賦,設立清流。讓天下海晏河清,民安物阜。”

“祖父曾說,他生在太平之世,長在太平之世,都是景帝的功勞。”

林舒頓了一下,輕蹙眉尖,若有所思。

“不錯。若是過去。我也會如此想。景帝是千古一帝。功績震古爍今。史書上記載他的一生,當也是為所有後人敬仰。”

她拿起桌上的列國史,纖細的手指,撫了一撫沉厚的書封,慢慢又往下道:

“可自從林家抄家後,我在想——景帝晚年的時候,沉迷於參禪悟道,致使朝堂的權力無形中落到了內閣之臣的手中。似我這樣還衣食無憂的達官貴胄之家的小姐,自然是不覺世道有變。可若還是以前的大庸,又怎會出現楊家父子這樣的人?開始在上京胡作非為?”

“清流……”她抬起眼,望著沈華亭,“還有太傅所憎惡的清流!在景帝晚年時期,這些清流是否真就替景帝守住了大庸海晏河清的盛世?”

“若他們當中,不止一個‘顧萬堂’這樣的斯文敗類呢?那清流背後,是否早已在腐蝕著這個王朝?”

“若清流當真是清流,又怎會讓——”她抿抿唇,壯了壯膽,“讓太傅這樣,讓右相這樣,‘亂臣賊子’群起?林家又怎會遭遇此陷害?大庸朝堂,又怎會亂成今日這副模樣?”

林舒的眼裏,明亮如雪,“這一切與景帝晚年的怠政與聽信奸讒莫非就沒有關係?這些,又是否會公平地記入史冊?”

林舒一口氣,起伏有度,徐徐將內心這一番話說了出來,“景帝駕崩在永壽那一年,他死後,之前的親曆者,之前的一切,由誰來纂說?後者?清流?還是右相之流!”

她也不知為何會忽然湧出這一番話,大概,是她剛才在看列國史時,出神地想起來許多事吧。

從上一世,到重生,曆經兩次抄家。林舒的心境產生了許多的變化。

她慢慢似乎看清了一些過去看不清的事——看清了上京繁華底下,那還在蒙蔽世人的汙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