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男孩一臉誠懇,小芸接受了他的好意,自從那次相遇後她便開始悄悄地關注他,可彼此卻再也不曾相見過,原本以為此生他隻能在存在自己回憶裏,誰知道兜兜轉轉自己居然還有機會和他結成連理。

林父趁熱打鐵,“英娘,你也別生氣,這郭家呀確實是不錯,他們家還能請教書先生上課呢,到時候等你肚子的娃娃長大後,這不還能一起去郭家讀個私塾,等讀了書漲了見識,再考個秀才,中個舉子,你們家這好日子還在後頭呢。再說了,等小芸出嫁那日,我送她一幅我親手寫的字帖,就當我送她的嫁妝。”林父知道,隻有最核心的利益才能打動英娘,聽到林父為自己肚子裏的孩子怎麼著想,她也不再執著於章府,連忙扶著小芸起身。

“你這孩子,你的婚事自然還是得你同意不是,人家章府過來提親,有權有勢的,我也不好張口就把人給拒絕了,把人能得罪了怎麼辦。”英娘試圖說上幾句漂亮話來掩飾自己剛才過分的行為。

林父是村莊裏有名的讀書人,附近不少有錢的人家都會邀請父親去教書,大家都尊稱他為林先生,父親的字畫在當地也是有一定收藏價值的。

話說到這份上,小芸一家不再有意見,看著小芸磕破的額頭,林念一心裏一酸,她從人群中走到小芸的身邊,緊握她的雙手,給了她莫大的勇氣。 “小芸,你就說你願意不願意,你要是不願意,那誰都不能阻攔你。”

“你有什麼資格.....”英娘剛想插話,就被大壯給嗬斥住了。她望著大家期待的目光,輕輕地說了一句“我聽林先生的。”“那就是願意了,你放心,胖嬸不會害你的,哈哈哈。”對於這個結局,大家都很很滿意,興高采烈地離開了。

時間如白駒過隙,半年過去了(12歲半了),村民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可外麵的局勢早已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雲州國的一些賊寇開始頻繁南下, 輕則搶奪錢財,重則燒殺淫掠,朝廷忙著在西北打仗,同時還得防著西南地區的叛亂,對於小規模的騷亂根本無法兼顧。

戰爭和叛亂都是在西部,目前還沒有波及到南方,村裏如期舉辦小芸的宴席。林念一走進小芸家的院子,此時的院子熱鬧非凡,大紅燈籠高高地掛在梁上,象征著喜慶和吉祥,大堂裏麵的桌椅都已經擺放整齊,裝飾也十分精美,顯得十分熱鬧。來往的村民坐在院子裏喝著小酒,不斷向大壯和英娘道賀。

林念一趁人不注意偷溜進了小芸的閨房,隻見鏡子中的小芸身穿一襲紅嫁衣,臉上薄施脂粉,眉梢眼角,皆是春意。林念一走過去把一包草藥送給了她,“小芸,你去了郭村要保護好自己,聽我的,無論如此,都不要太早有有孕,你如今才 13歲,要是有了小孩很容易難產的,這包草藥是我幫你買來的避子湯,你記得要喝。什麼傳宗接代都抵不過你自己的命,你給我聽好了,要是你聽信了別人說的混髒話不喝,這姐妹之情就白交了。”

“我娘當年就是因為難產血崩去世的,念一,就算你不說,我自己也偷偷買了一包,你放心,我會好好做照顧自己的,隻是這一別,以後怕是再見麵就難了。這些年,她心情不好就拿我撒氣,爹爹在外又顧及不到。還好有你在身邊,我的日子有人陪伴著.....”

兩個互訴離別之情,都流下傷心的眼淚。“好了別哭了,哭了不好看,你看你妝都花了。”小芸笑著擦掉了臉上的淚水,笑盈盈地說道:“ 我會過得很好的,也會記住你說的話,如果有機會......有機會的話,你一定要來看我。”

最後,在媒婆的催促下,小芸告別了雙親和林念一,依依不舍地走進了轎子,迎親隊伍敲起了鑼鼓,沿途一路吹吹打打,浩浩湯湯地往郭村走去。路過的村民紛紛擁出門前,向著新娘齊聲祝福。火紅的綢帶和五彩繽紛的彩旗,在清風中翩翩飛舞,給整個隊伍增添了一份喜慶的氣氛。

當隊伍到達郭家門前時,鞭炮聲響徹整個小巷。郭剛的父親手執蟠龍杖,率領著一眾家族成員,迎接著小芸和她的家人。在經過一番儀式和禮儀之後,小芸和郭剛終於在眾人的祝福中成為了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