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敬之視觀棋局良久,最後下出一兵子。
關於無極帝國的建立史,在嶽敬之的家族也是一向代代相傳,嶽家曆代都以無極帝國先祖羿帝作激勵,期盼能夠建立像羿帝一樣橫掃諸國,征服四方的功績。
隻是,嶽敬之現在不太明白為何齊王要跟自己講述這些。
四年前,齊王以太子勾結昆侖妖女為名,勢要“清君側,除逆黨”,趁夜帶兵攻入太子所在的東宮。
事發前,嶽敬之被臨時調任為皇城護守一職。那一夜,當他領兵在皇城巡視時,忽然發現在通往皇宮外北門的車道上,一輛尊貴華飾的馬車正趁夜疾奔。
當嶽敬之帶兵攔下那輛馬車後,他驚訝的發現那駕車之人,居然是無極帝國的水軍統帥崔德友。而車上之人竟是太子的妻女顧飛雪和顧清寒。
嶽家曆代執掌無極帝國軍權,自然是要與三軍打理好關係,而他嶽敬之與水軍統帥崔德友也是一向交好,素以兄弟相稱。
看到三人慌張的神情,嶽敬之立馬急切的上前查看,待到他問及是發生何事之後。崔德友當時麵露難色,隻道是有賊匪趁夜攻入太子殿中作亂,三人身後還有賊匪追兵,希望嶽敬之能為三人放行。
無極帝國都城附近有一知名賊首,名曰豐凱豹。此人膽量異常,不像其他賊匪一般選擇深山野林作匪,偏偏在這皇城附近作亂,專搶皇親國戚。奈何他武功高強且行蹤詭秘,無極帝國曾多次派人清剿,卻從未將他捉拿歸案。
聽到崔德友說有匪寇在太子殿作亂,嶽敬之第一反應便是此人所為。
隻是這賊匪的武功雖然不小,但他如何能夠進入重兵把守,守衛森嚴的皇宮呢?
雖然心生疑惑,但是嶽敬之還是為他三人放行,護送三人出了皇城後,自己留下來對抗追兵匪寇。
隻是嶽敬之沒有等到賊匪,卻是等來了時任執金衛副使的上官青雲。
從上官青雲的口中,嶽敬之方才得知東宮事變一事。而他上官青雲也是奉命來捉拿從太子殿逃出的餘黨。
待到上官青雲問及是否看到有可疑人員經過時,嶽敬之沉思良久後終是搖頭答道:“並無異常。”
聞言,上官青雲也不再多停留,立即帶領手下朝另一條出城大道追去。
隻是臨別前,上官青雲回首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嶽敬之,但從嶽敬之他那剛毅沉穩的麵龐上卻是看不出任何波瀾。
東宮事變不久後,嶽敬之曾收到一封來自海上商販的密信,打開一看才得知是崔德友來信。
信中崔德友自述他忠於太子一行,不願屈於齊王淫威之下,已經在薄霧海一帶入海作寇。那齊王野心勃勃,覬覦太子之位,發動東宮事變,在朝中恐將大肆清洗,追查太子餘黨。那日他放行三人出城,恐怕也會被齊王注意,特此來信勸誡他多加小心。
讀信完畢後,嶽敬之仰天長歎一聲後將密信付之一炬。
想不到堂堂無極帝國海軍統帥竟這因權力爭鬥而被逼得入海作匪。
哎,極致的權力必然要以絕對的武力作基礎。
而嶽家曆代執掌無極帝國兵權,縱使他嶽敬之無心於權,也早已被深深卷入這場權力遊戲旋渦之中。想來東宮事變前他被臨時調任為皇城護守一職,也是齊王對自己的考驗吧……
果不其然,正如崔德友所料想的那樣。東宮事變不久後,齊王便在朝中上下大肆追查與太子有關係的官吏人物。
甚至翰林大學士張虛掩僅僅是因為和太子下過一盤棋,便被以謀反罪之名關入牢中,受盡折磨,最後他不堪受辱,在獄中咬舌自盡。
而更令人膽寒的則是老皇帝對此不管不顧近乎於默認的態度。
無極帝國傳承千年,爭權奪位一事屢見不鮮。為求傳承,皇室上下奉行正脈立定,強者居之的觀念。在太子之位未定之前,各個擁有皇室血脈的親王,依據對無極帝國的奉獻與自身才幹,皆有可能被立為太子。
而太子之位一旦敲定之後,非叛國等極罪不可廢棄。除非太子遭遇難測之疾患,猝然長逝,或因其他原因確定死亡,否則絕不另立。
而當日東宮事變後,在太子殿的廢墟中並沒有發現太子的屍體,隻得定性為失蹤。所以,直至今日,無極帝國仍未新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