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露濃花也瘦(2 / 2)

夏家的書櫃是深棕色的,大概有十幾排,整整齊齊占滿了整個書房,所有的書排成一溜整齊的深藍色,顯得整個書房格外沉靜。

雨棠下意識捏了捏阿芫的手,暗示他安靜些。

雨棠找了幾本小兒開蒙的本子,又被書架上的一本蓼汀縣誌吸引了目光。

雨棠幼時到外祖陳閣老家,最愛去書房溜達,外祖的書房與侯府的不同,侯府書房裏擺滿了密密麻麻的儒家道家經典,雖然無人問津,但也仿佛裝點了門閥世家的文化門麵。

而陳閣老的書房裏整整齊齊擺放了大新各地的縣誌,縣誌記滿了各地的風俗習慣和奇談怪誌。雨棠覺得,這些縣誌的文字雖枯燥些,但仿佛人去了那兒似的,仔細看起來很是有趣。

陳閣老發現外孫女兒愛看縣誌,更是常常給她講述自己各地做官遊曆的經曆。

雨棠看到書架上有一本蓼汀縣誌,又想起祖父提及過的那個民族大融合的城市,便探出頭問洵異:“夏大人,你去過蓼汀嗎?”

洵異停了筆,抬起頭來,笑道:“我幼年時,隨父親到過蓼汀,那裏可真是個好地方。大街上隨處可見色目人,大新人,天竺人,人民十分融洽,有色目人娶了大新的妻子,也有大新人嫁了天竺人。民居的風格也十分特別,有大戶人家建成洛可可式的大城堡,也有大新的國民建的江南園林。風格迥異的各式建築彙聚一堂,倒也不覺突兀,有了一種自成一派的風格。”

言談間,雨棠方知他熱愛遊曆四方,感覺他這人雖有舊式舉子的謹慎,內心還是向往著不羈和自由的,更覺得他有趣。

雨棠又翻到一本梧州縣誌,那是陳閣老的原籍之地,其入仕時第一站便是梧州教諭。據外祖所言,他當年作梧州教諭時,創新了當地的官學體製,與當地知縣合力勵學,引導本地鄉紳幫扶貧困學子,在此期間,梧州出了有史以來最多的仕子,許多出身貧寒,本無緣學府的,都因此苦讀入仕,他們個個感激外祖的幫助。雨棠的印象中,在外祖家時常能見到他們來訪,對外祖尤其尊敬。

正看的入神,聽到後麵撲通一聲,雨棠趕緊跑過去,隻見阿芫懷抱一套笑林廣誌四仰八叉倒在地上,洵異也聞聲而來。

雨棠趕緊抱起阿芫,見後麵有一張木床,便直接坐在上麵,她像個小母親一樣摟著阿芫查看是否受傷。

阿芫受傷倒是不曾,隻是受了驚嚇,才緩過神來,有些哭唧唧。洵異蹲在地上查看阿芫的狀況,笑著對阿芫道:“阿芫是小男子漢,叔叔查看了傷情,並不嚴重。”

阿芫聽聞此話,努力地平複情緒,壓著哭腔道:“確實一點不疼,我是要保護阿姊的男子漢,這點小事,怎能掉眼淚。”

雨棠是又感動又好笑,摟著阿芫嗔怪道:“書拿不到問阿姊即可,非要自己去拿,摔了個狗吃屎,這病才剛好哩,可經不起折騰。”

雨棠放下阿芫,正欲起身,卻無意中瞥見隻見這張床鋪排十分工整,深藍色的寢具,還有一股悠悠的檀香氣。

雨棠突然意識到,這可能是夏洵異在書房的休息之所。臉登時紅起來。

正胡思亂想間,她瞥見那枕頭邊上整整齊齊擺放著一支女子銀簪,又頓時冷靜下來。

雨棠心下有些吃味,洵異大了她十歲,倩娘是他通房,他們兩才有肌膚之親,而自己與洵異,不過是外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