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家所在的村子叫下河村。村裏姓氏雜七雜八,並不是常見的相同姓氏的宗族大村。那是因為下河村本就是一個由逃荒者組成的村子。
十四年前,花爺爺家鄉發洪水,隻好帶著全家老少四處要飯逃荒。來到這麼個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唯一不足處是良田比起王家莊少了不是一星半點兒。
逃荒逃荒,若是地方好,早就有村落了,還等不到別人來墾荒了。
下河村一共有二十來戶,是個小村子。村莊夾在兩座青山之間,溝底有一條蜿蜒的小河,滋養著這一片小世界。
小河兩邊是一片開闊的田野,這裏就是下河村所有的良田了。良田之外,就是村裏人自己開墾的菜地什麼的,都斜斜的靠在山腳下。
菜地往上,就是一片雜樹林。期間有進山的小路延伸進去。之後就是蔥蔥鬱鬱的竹林了,竹林再往裏,就是隻有獵戶才敢去的深山老林了。
花家人丁興旺,花爺爺花奶奶下有兩個兒子,花大伯花成福和花小叔花成財。花成福娶妻趙氏,有三個兒子,十四歲的大堂哥花暄,十二歲的二堂哥花昀,八歲的堂弟花暉。花成財娶妻王氏,有兩兒一女,十三歲的大哥花昭,十歲的花春暖,六歲的小弟花晗。
花家十二口人,也隻有良田二十畝,主要種植水稻等。
每年交完田稅剩下的糧食也僅夠裹腹。花家半大小子多,要想吃飽還得有別的進項。
農閑時,家裏男人們會一起進山采采藥草,打打獵。藥草炮製完賣給縣裏的藥鋪,每年也能掙個十幾貫錢。打的獵物除了給家裏添些葷腥,大部分賣掉換回糧食。
這樣的日子倒也還過的去。從家裏小子們個個長的高大壯實就看得出來,花家的日子不難過。
但想要頓頓吃細糧,天天能吃肉,那是別指望。人吃五穀雜糧,哪能沒個頭疼腦熱的。再說了,還有各種勞役什麼的,有力出力,沒力出錢,一年到頭也沒剩幾個子了。
花家的想法就是與眾不同,信奉身體養的棒棒的,病害離的遠遠的。把這看病的銀錢用來養身體,何樂而不為?
可以說花家有點重武輕文了,雖然武隻能打個小獵物。
當然,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字還是要認的,隻不過目前看來花家還不想走科舉之路。
其實這樣做風調雨順時也無可厚非,花春暖還得誇一句:“好一個生活安逸的世外桃源!”但是抗壓能力不強。萬一遇到災年,也隻有重複老路子,要飯逃荒。運氣不好,再得罪點厲害人物,那也隻有任人宰割了。
就比如說退親的老劉家。雖然民風淳樸,鄉間鄰裏解決糾紛,就是打一架罵一罵。那萬一老劉家真的出個舉人進士什麼的,他們想起此時所受的“待遇”,稍微使點絆子,到時候也夠花家喝兩壺的。
晚上終於躺在床上的花春暖,開始思考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