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思量(1 / 2)

花奶奶和春暖一起,把桌上的票子銀子銅板都一一收拾起來,花奶奶看四下無人,迅速的塞了個小銀錠給春暖。

春暖無聲的推拒了一下,小聲道:“奶奶,您都留著,我花時找您拿就行啊,哥哥們都沒有呢!”

花奶奶笑眯了眼,收回銀子,抓了把銅錢道:“行,你想買啥一句話就行。這幾個銅板拿著,買糖吃。”

這次春暖就收了。

雖說這錢都是自己掙來的,但是她一個小姑娘家家拿那麼多幹嘛。吃穿用度都是家裏管,她想買什麼家裏都沒二話,一家人對她是含嘴裏怕化了,半點委屈都不會讓她受。

家和萬事興,一家人都好了才是真的好,沒有家人做後盾,她一人腰纏萬貫也不敢去花啊。

其實春暖心裏還有個想法的,她想讓家裏的哥哥弟弟都去考個功名,稍微的往上爬一爬。特別是在人如草芥的古代,有了功名就能享受一定的社會地位。

比如秀才,除了見官不跪,切身利益是免除徭役田稅,對於靠天吃飯的勞動人民來說,這個是最大的優惠了。

往實話來說,就是春暖想多一些庇護。

雖然她來這才一個多月,這一個多月裏,除了一開始遭遇到劉家退親,其他所見所聞,都是一片祥和。但這絲毫阻擋不住她壓在內心深處,對封建社會的恐慌。

總感覺稍微一個有點地位的人,就能掌控她的人生。所以她想讓花家往上走,哪怕一小步,那樣可以對他們為所欲為的人也會減少一些。

趁著現在哥哥們還不到娶親的年紀,趕緊往上走一走,有了一點的功名,再找些知書達理的嫂子們,那整個花家就會更上一層樓了。

所以,掙來的銀子要留著給哥哥弟弟們去念書。

這次的五十兩,估計夠哥哥們去縣城讀私塾了吧?但是筆墨紙硯課本還沒著落呢。

春暖也是近期問過花暄,才知道這個朝代的讀書科舉製度。

像他們這種每年有點盈餘農人家的孩子,大多讀完村裏的蒙學,會背會寫《三字經》《幼學瓊林》《弟子規》《笠翁對韻》等等,就差不多了。

若是想要科考的,就得去縣城的私塾再讀幾年四書五經。

私塾的束修是一年五兩銀,咬咬牙也能拿出來,但是筆墨紙硯,特別是書籍是太貴了,一般人家是供不起的。更何況即使能承擔,到了考試時,趕考路上的盤纏也不是個小數目。

但是如果熬過了縣試、府試,成了童生,就可以免費進入縣學了。這樣家裏壓力小了,日子也會好過起來。

進了縣學,有更好的夫子,更優越的條件,過院試成為秀才的幾率就大多了。

這也是劉家出了個童生,就立馬和他們劃清界限的原因。畢竟目前在他們看來,花家以後也就是個土裏刨食的,免得拖了他家的後腿。

春暖現在還沒想秀才以後的事情,先考慮著讓哥哥們都去私塾,把書先撿起來。

衝著自家老老少少,看起來都不笨的腦瓜子,說不定哥哥弟弟們還真能讀出個名堂來呢!

思想放空了一會,就被一聲驚叫打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