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排水(1 / 2)

何洛白就這麼的有了自己的字:瑾瑜。

在心裏默念了一遍孔先生說的那句詩詞:“白玉凝素液,瑾瑜發奇光。”孔先生還沒開始教他,就對他寄以厚望,想到對他殷殷期望的家裏人,何洛白心道:“你們放心吧,我一定會‘瑾瑜發奇光’的。”

拜完了夫子,兩人便正式成為了孔先生的親傳弟子,孔先生性格爽朗,當即一人送了一塊玉佩作為他這個師父的禮物。

何洛白的是一塊白色玉佩,在光亮處隱約可見內裏散發著柔和的光芒。

霍致遠的是一塊青色玉佩,裏麵竟有一天然的白色花紋,真的就像是深藍天空中的一片白雲。

何洛白字瑾瑜,霍致遠字淩雲,可見孔先生真的是很喜歡這兩個弟子,送的禮物真的是有心了。

師徒三人的名分正式成立。在細致的考察了兩人的水平後,孔先生正式開始給他們授課。

除了詩詞、策論、律法案例講解,他們兩人共同上課外,其他時間,都是孔先生針對他們掌握的側重點,單獨重點教授。

比如霍致遠的很多注解還不太理解,四書五經等默寫的不很流暢,那孔先生就每天都會給他留這方麵的作業。

何洛白詩詞、策論等還沒摸著邊呢,孔先生就給他留這方麵的作業,每天出幾個小題,讓他回去試著解題。

可別說,這樣對症下藥,因材施教,比起私塾、縣學裏的大鍋飯,可是高效多了。有了這樣一位博學的夫子,又這樣的會教授學生,何洛白和霍致遠如魚得水,學的遊刃有餘。

學生們學習的勁頭很足,又都是一點就通的類型,孔先生別提有多欣慰了,教起來更是得心應手。這樣的師生間良性循環,何愁前路無美景啊!

何洛白和霍致遠兩頭跑的上課模式,漸漸的步入了正軌。而下河村的稻田終於到了排水的時候,霍縣令說到做到,真的領了一群縣衙的大小官員們,到下河村當場給他們上一堂野外實踐課。

蕭村長喜得合不攏嘴,這可是莫大的榮耀啊,以前也見過其他大村子有官員下來視察農事,但像由縣令親自帶隊的還真沒見過,而且陣仗還這麼的浩大。

蕭村長和花爺爺跟在縣令後麵,一路介紹著。到了田頭,發現那裏整齊的擺放著幾把嶄新的鐵鍬,縣令講了幾句鼓舞人心的話,又誇讚下河村的人們勤勞能幹,思想活躍。

眾人一片歡呼。

蕭村長站在一把椅子上雙手下壓,村民立刻鴉雀無聲。

花爺爺帶頭,拿起地上帶了大紅花的鐵鍬遞給霍縣令,霍縣令接過,象征性的在田埂放水處鏟了一鐵鍬,其他官員見狀,也紛紛上鏟。

此時,蕭村長一個手勢,等候在一邊的青壯們一挽袖子,就上了陣,三兩下就掘開了田埂,田裏的水頓時奔湧而出,爭先恐後的撲向小河媽媽的懷抱。

隨著水位漸低,稻田裏的魚兒開始活蹦亂跳起來。

婦女孩子們也不管泥濘不泥濘,提著水桶就奔向稻田裏麵,頓時一陣陣歡呼傳了出來。

霍縣令看的眼熱,可惜還記得自己是縣令,弄髒了衣服有失官威,隻得站在岸邊伸長脖子往稻田張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