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以看到,在廣闊的綠茵場上,幾百名學生,他們服裝統一的上藍下黑,齊齊朗讀梁啟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他們表情嚴肅,眼神堅定,聲音激昂,是那樣的自信昂揚。
大家第一次覺得後世表達的如此準確,雖然用詞粗暴直白,但確實是當下心情的真實寫照。
這大概文學作品的力量,可穿越山川,跨過時間,即便不同時期不同的人,感受到的震撼卻是一致的。
所有人都直勾勾的望著天幕,看著朝氣蓬勃的少男少女們,被他們身上的自信與驕傲征服。
“中”是一個好字啊,不偏不倚為中,中正平和為中,地理中心為中,好一個中國,中華。
盛如蘭:這個名字一開始叫民國,清末民初叫法,後來改了中華。
李二:中華這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盛如蘭:這個是從……我好像忘記了。
有中華少年有這樣的後人,中華這個國家想不強大也難。
不少人雖然覺得視頻很有氣勢,但真的太少了,看的不過癮,聽得也不過癮。
這時,旁邊天幕放出了梁啟超先生《少年中國說》全文。
【...
少年中國者, 則中國少年之責任也。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
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
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穀,百獸震惶。
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
...】
漢武帝劉徹看著眼前,十八歲意氣風發的冠軍侯,心裏暗爽:“後世的少年朝氣蓬勃,朕的冠軍侯,也當仁不讓。”
霍去病盯著漢武帝炙熱的眼光,默默地往後退了退,暗想:“陛下,不要這樣看著我,你這樣搞的我壓力很大啊!”
“可惜冠軍侯就一個,要是多幾個就好了,明年就把匈奴打回老家去”笑著笑著,漢武帝又憂愁起來,“後世的人是怎麼教的啊,為啥個個都看起來很頂用。”
短短的文章,一口氣讀下來,看的皇帝們熱血沸騰,寫的真好寫的真妙。
天幕是對的,在威嚴的帝王也有逝去的一天,隻有少年是永遠向上的,少年就是國家的希望,就是國家的未來,隻有少年們強大國家才強大。
每個帝王都想自己帝國永遠強大,他們也知道國家缺人,光是朝廷上這些人是不夠的,但是人才真的很難尋啊,科舉選上來的好多年紀都大了,青壯年少之又少。
各位帝王第一次對自己感到了不滿,朝廷之上的青年人的身影太少了,中華少年那樣的年輕人想要。
可科舉已經是目前最好的選擇了,不知天幕能否透露一點。
一點就好了,隻要給我一個方向就好,我相信我能做的更好。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麵發展的根本途徑,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清脆莊嚴的女聲響徹各個朝代。
這個聲音溫柔、堅定,讓人不得不注意。
現代的朋友肯定會很熟悉這個聲音,她是央視台柱子之一董卿董老師。
雖然大家不知道這個人,但在這個聲音的感染下,不由自主的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看到教育二字,一位村長,看著周圍半大不小的孩子們,歎息的說道:“誰家不想送自家孩子去上學,但真的太貴了,實在供不起。”
億萬家庭,難道後世能讓每個人都上學。
美好期盼,誰說不是呢?要是自家孩子能讀書,那該多美好,光是想想都想笑了。
皇帝們心領神會,天幕劃重點了,都給朕快點記下,每個字都要記清楚,後麵朕要好好研究。
孔子,中國最偉大的教育家,“有教無類,有教無類,要是所有百姓都能得到教導培育,那麼何愁天下無可用之人。”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