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二他們也早就被林江林河兩兄弟都請進來了,手裏提的東西林江媳婦向氏也連忙接過去了。

林家三間青磚大瓦房,是李杜兩家借錢給蓋的,還幫著將房子往大了蓋。

所以林家的堂屋很是寬敞,三家人大人小孩都圍在一起,滿滿當當的,算是全塞下了。

林江的媳婦兒向氏忙著端熱水,拿花生瓜子招待。

金牛鐵牛兩兄弟看到菱寶,都蹭蹭跑到她旁邊貼著,他們可喜歡妹妹了。

杜幼菱的腰帶上係了一個小荷包,是娘給她繡的,上麵還繡著一簇蘭花。娘每日還會給她的小荷包裏裝滿零嘴讓她帶著吃。

如今杜幼菱把自己的小荷包解下來,像變戲法一樣從裏麵拿出蜜餞、紅棗幹,還有兩顆纏絲糖,都給了兩個小表哥。

金牛鐵牛卻很是懂事:“不不不,妹妹,我們一人吃一塊蜜餞就好,其他的不能要,妹妹留著自己吃。”

這是來的時候,菱寶特意給兩個小表兄裝的,“就是給你們帶的,趕快吃,我家裏還有許多。”

說著不由分說,一手抓了一把,全塞到兄弟倆棉衣外麵的兜子裏了。

這兩個小表兄,如今修養了這些時日,原本逃荒路上的皮包骨,也長出一些肉了。

讓杜幼菱也老覺欣慰似的,覺得終究將孩子喂胖了一些。幸虧李月娘不知道杜幼菱的想法,要是知道了,非打她的小屁股不可,怎麼說表哥的,還裝小大人。

三家人圍坐在一起,老林氏給兒媳向氏使個眼色,向氏立馬明白,去了婆母所住的西廂房捧出來一個小匣子,裏麵裝著一串串用紅紙包著的壓歲錢。

老林氏給兩家的孩子一人發了一串壓歲錢,從年齡最大的李柏到年歲最小的菱寶,一個沒落。

孩子們都笑嗬嗬地給姨婆拜年,老林氏滿麵慈祥應接不暇地應著。

三家人,聊天聊的頗為親熱。

隻是,不一會兒眾人的視線不由得,投向了一直安靜地站在旁邊的一個青衣姑娘,正是唐詩涵。

唐詩涵自從大年三十被杜老二救下,之後被林河帶到林家來。

這兩天,都是搶著幹活,很是勤勞。

老林氏原本對兒子直接帶回來這個姑娘不太滿意,不是對姑娘本身不太滿意。

她隻是原本想讓小兒子林河,在千水村找一戶人家的女兒結親,這樣,小兒子之後也算是有嶽家照應的了,他們林家也能融進村裏。

大兒子的媳婦就是從娘家逃出來的,小兒子看中的這個,居然也是這樣逃出來的,都沒有娘家人往來。

一時,讓老林氏十分的頭疼。

隻是,這兩天,老林氏看這姑娘的確是個好的,首先,心性一定是個善良的,還很勤勞。

難得是,人還很有才情。

最後,老林氏也想通了,和兒子過日子的主要也就是人家姑娘。嶽家照應沒有就沒有吧,好在月娘他們一家,和文彥一家,如今大家都在一起。

就算哪天她死了,月娘和文彥也不會讓林江和林河真被別家欺負了。

既如此,老林氏也就放下心結了,也明著找那姑娘談過一次。

沒想到,那姑娘到是讓她刮目相看,隻記得當時她說:

“大娘,我知道林大哥是個好人,他願意給我一個容身之所,我這一輩子都老實跟著他!我知道,我那樣的娘家人,家還就在京城離得這般近,你們肯定不放心,擔心哪天他們就找來了。”

“大娘你放心,我願意這一輩子都不出村子裏。要是有幸能和林大哥成親,我日後一定相夫教子,勤於家事,好好過日子。一輩子不出村子半步,絕不會讓我那黑心的爹娘和親哥再找著我!”

唐詩涵這些年被爹娘和親哥磋磨的不成樣子,一直支撐著她的,就是等年歲到了能嫁個老實本分的人家,好好過日子,逃離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