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裏的這些漢子給杜家幹了十天活,一人賺了500文,每天還吃的格外豐盛。

最後領了工錢喜氣洋洋回家了。

如今地裏的麥子已經發黃了,到是還沒有到火候,最起碼還要四五天才能收割。

所以那些漢子如今在家再休息幾天,回頭農忙幹活一點都不耽誤,還掙了半兩銀子,家家都很高興。

有了這些銀子,農忙的時候,就舍得給家裏漢子多割些肉來吃了。

又過了五天,是個大的豔陽天。

往麥田裏一看,家家戶戶都在田地裏收割麥子。

農忙的時候,千水村去了杜氏酒樓幹活的五個人杜老二也給放假了,讓他們回來和家裏人一起收麥子。

特別是姨婆家裏,就林江和林河兩個壯漢。他們要不回來,姨婆家裏婦孺老幼農忙的時候隻有傻眼。

千水村的五個人回來了,杜氏酒樓裏的夥計人手就有一些短缺了。

杜老二也不想臨時再招人,幹脆就按菱寶說的,每天麻辣燙限量賣。

一天隻賣五百份,賣完即止。

誰想到,限量一出,杜氏酒樓的生意更紅火了,甚至有人大早晨就來吃。

隻是,說賣五百份就賣五百份,有的人來得早,來得晚的自然就吃不上了。每天下午四五點基本就全部售罄了。

這樣,反而給酒樓帶來很多好處。

一瞬間杜氏酒樓在京城中又火熱了起來,一大早就有在門口排隊的。

杜永豐很有經商頭腦,即使有很多客人因為吃不到杜氏麻辣燙甚至想要加錢,讓他們再賣幾碗,杜永豐也沒有鬆口。

說是五百份就是五百份,這樣每天早早地就能賣完,杜永豐和杜澤恩兩個人還能多休息會。

讓店裏的夥計也早點回家。

一時間,杜氏酒樓生意紅火,但是酒樓裏從東家到夥計,都覺得輕鬆了許多。

有時候,杜澤恩都不明白,怎麼會這樣。

杜永豐雖說腦中有點頭緒,但是也說不好。要是他們問杜幼菱,杜幼菱肯定會告訴他們這是“饑餓營銷”。

農忙時,就連各大書院也放假了。

讓學子們都回家幫忙,勞作的同時也能更體會辛苦,回來更加用功在科舉考試上。

至於那些高門大戶的子弟,放農假的時候,自然不會到各家名下的田地裏幹活,到京郊的莊子裏郊遊野餐倒是可以。

杜星劍、杜鴻羽和杜清安,一放假就回到了千水村,幫著家裏一起收麥子。

杜老二他們爺幾個都力大無窮,三天的時間就把家裏的十幾畝田地收割完了。

接著就是到村裏的打穀場去碾麥子。

像杜老二家裏是又買了牛的,於是碾麥子就隻需要牛和騾子拉著石滾,前前後後地碾開麥穗,人在後麵用鐵叉挑起秸稈,將麥粒空下來。

等到麥穗全部碾開,麥粒全部脫下來之後,就將秸稈堆起來,把麥子收了。

後麵,秸稈可以拉回家,燒火。

當然之後,還要找一個風口,將麥子揚一揚,將混在麥子裏的土揚開。

幹淨的麥子還要再暴曬幾天,曬幹小麥中的大半的水分,易於儲藏。

最後就可以將糧食裝進麻袋裏,用板車拉倒城裏,交糧稅。

通常糧稅一交,剩下來的糧食再扣除一家人的口糧,再有富餘,還能賣到城裏的糧站。

賣個幾兩銀子,加上原來攢的家底,農忙之後,家裏有適齡小夥子要娶媳婦的,這個時候就可以請媒婆張羅了。

當然這都是年景好,風調雨順的時候,要是大旱大澇,那可能地裏的收成都不夠老百姓一家老小吃的,這個時候就鬧饑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