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在屋內敘情、話家常,時辰也過的格外快。
一轉眼,日頭都快正南了。
這時候女眷們就要張羅午飯了,隻是,留在林家這兒吃,明顯是鋪張不開。
他們四家人大人小孩加在一起,總共有二十幾口,先不說林家桌子板凳不夠,就說堂屋裏也坐不下,外麵這大太陽,也不能坐院子裏吃。
李家舅舅先提議:“去我家吃吧,我家寬敞一些,還有廚娘幫著做飯。”
李月娘也開了口:“去我家也行,我家那兒還有一口深井,裏麵的井水也涼了,回頭給孩子們在井裏冰甜瓜吃,也解暑。”
李家舅舅院子裏是沒有井的,他們吃水也要去村裏的井裏挑水的。
但是杜家三進院裏,原本是那三品大員的莊子,怎麼可能沒有井呢,還打的很深,夏天用水,的確方便又涼爽。
而且杜家的房子也多,今日要是宋家三口留下來,還有帶來的那麼多仆從、馬車,在三進院裏的確是好安排。
倒是李家舅舅先想通:“那就去妹妹家裏吧,妹妹那裏的確是方便一些。”
杜老二本就是極好客的,他自是也跟著極力勸姨婆他們一行人,都去他們家。
最後連菱寶也過來,趴到姨婆的懷裏,說是讓姨婆過去,還讓五哥給姨婆做冰品,解解暑呢。
小輩裏,就菱寶一個女孩子,姨婆最是疼愛菱寶。
如今菱寶也這般說,老林氏想了想,覺得也都是一家子骨肉親情。如今林家這邊地方不夠,去月娘他們家用餐飯,倒是也可以。
於是,眾人都坐上馬車,叮叮當當地從林家去杜家的三進院。
雖然路程不是多遠,也就是一刻鍾多一點。但是架不住外麵天熱啊,他們這又是老人又是小孩,就是大人也不想這麼曬。
都有馬車,自然也就上了馬車。
林家人最後上了那輛空馬車,原本是宋玉臨帶過來裝各種珍貴補品、衣料的那輛馬車。
剛剛臨走前,宋玉臨讓宋五他們把東西都卸下來,都放到林家的堂屋裏了,然後把馬車讓給了林家兄弟倆。
這輛馬車倒是也寬敞,林江林河兄弟家,兩家六口人,自然坐得下。
老林氏,也自然被宋玉臨扶上了他坐的馬車。
而跟在後麵的林江林河兩兄弟,坐在宋玉臨的馬車上,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一刻鍾後,眾人到了三進院。
一進來之後,倒是處處都整潔。
原來是李家舅舅看杜家沒有人看房子了,就讓家裏仆從每日過來給妹妹家打掃庭院。
外門的鑰匙李家舅舅那裏是有一把的,選的小廝也都是李家的忠仆,所以杜家的院子被照看的很好。
倒是杜老二回來,看到幹淨整潔的庭院,也給李月娘感慨:看來他們有時間也要去牙行買幾個小廝回來了,最起碼看家護院是用得著的。
李月娘一聽,也覺得好。
也是他們原本的思維局限了他們,盡管如今他們店裏日進鬥金,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富家老爺和太太了,竟一時半刻也沒想起來買仆人。
李家舅舅剛剛來的時候,就給身邊的常隨吩咐,讓家裏廚娘帶著家中新鮮的食材過來杜家這裏。
如今,眾人安頓好,李家的廚娘也都帶著新鮮的肉和菜,來到了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