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是怎麼想的?”隻是杜老二還沒有問出口,李月娘就先問了。
杜清安看著保養得當的母親,還有神采奕奕的爹,把心裏的想法說出來了。
“我也很讚同師父的想法,我不想那麼早就步入官場,我知道自己還欠缺閱曆,心性還需要磨礪。師父說他明年準備帶著兩位師兄一起去遊學,長長見識。我要是願意去,那就帶著我們師兄弟三人一同前去。”
杜清安話沒說完,但是杜家人都是心思通透的,一點就透,知道杜清安也是傾向於去遊學的。
李月娘第一反應就是不舍,其他杜家人也是。
從他們一路逃難來到京城定居,一家人再也沒有分開。遊學那就是短則一年,長則兩三年的都有。
不僅爹娘舍不得,家裏兄弟姐妹也都舍不得。
杜幼菱從自己的凳子上下來,跑到四哥的身邊,一雙桃花眼裏滿是不舍:“四哥出去遊學要多久啊,菱寶要好久都見不到四哥了嗎?”
杜清安看到眼巴巴的杜幼菱,心裏也是軟的一塌糊塗。
可是遊學能快速增長閱曆,鍛煉自己與他人打交道的本領。他需要快速成長起來,三年後參加下一屆的會試。他知道官場不好走,都是父子兄弟、師兄弟、同窗相互扶持。
正如大嫂的娘家,江家,就是一門三進士,父子三人同時在朝為官。
杜家,大哥走的是武官之路,文官,隻有他與二哥相互扶持。他不想入了官場,他不能幫二哥,還需要二哥處處保護著他。
他們杜家的門楣,不能隻指望大哥和二哥。
大哥從武、二哥從文、三哥經商、五弟擅廚。他也於讀書上頗有幾分天賦,他也要入仕,回頭和二哥互相扶持。他們兄弟五個,一起光耀他們杜家的門楣。
也給爹娘和小妹掙來更好的生活。
杜清安刮了刮了杜幼菱的瓊鼻,清風朗月一般地說:“不長,大約一年吧,但我隔一個月,就寄一封家書,表達一下四哥對菱寶的想念,還會把遊曆途中的風土人情都在信中講給菱寶可好~”
“嗯,好~”杜幼菱也不是那不懂事的小姑娘,除了一開始的不舍,等看清楚四哥眼中的光芒,電光火石之間 ,居然猜到了四哥的想法。
杜幼菱點了點頭:“那四哥加油!菱寶支持你!”
“哈哈哈好,四哥謝謝菱寶~”
李月娘看兒子這樣說,縱使心裏不舍,也知道自己不能耽誤兒子的前程,也順利接受了。
隻是不免又要問上一句:“是年後走吧?”
杜清安點了點,笑著看著他娘,“對,年後走,不急。師父說,很可能二月裏再走,過了寒冬再說。”
“好好好!”李月娘這就放心了一些。而且距離兒子離家,還有好長的一段時間,可以多給他打點行囊。
但是這些最後都沒用上,杜清安和師父、師兄,是輕車簡從地走的,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
寒冬將至,最近天氣一天比一天冷。
杜幼菱有些畏寒,不怎麼想出門了,每日就待在暖閣裏,或者是水雲軒,逗耀哥兒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