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的這兩年又買下了兩塊地,每塊都是五百畝。
水果園附近正好有一塊地,還沒有播種,杜幼菱在村子裏繞了一圈,覺得也就將罐頭廠建在水果園的旁邊最合適。
而且水果園那裏有從山上引下來的山泉水,等罐頭廠蓋好之後,再挖個溝渠,將山泉水也引過來,平日裏做水果罐頭,用來清洗水果的水就有了。
將溝渠再穿過罐頭廠,又可以直接灌溉田地裏的糧食,簡直不要太好!
杜幼菱在心底裏有了謀劃之後,就專心陪著耀哥兒和村裏的小朋友玩了一圈。
回到家之後,就和杜老二和李月娘說了自己的想法。
杜老二和李月娘當然同意,甚至他們倆都很鼓勵。
因為一旦罐頭廠建立,千水村的村人就可以進去做工,又是一件利於村民的大好事。
原本水果園裏的活計就是千水村的村民在做的,但是水果園大歸大,需要的工人也是有限的。
這次杜幼菱準備要建罐頭廠,等罐頭廠建成投入生產,正好可以將千水村剩下的村民都用上。
這樣,千水村的村民就可以在家門口就有一份好工作,平日裏也不會耽誤地裏的活計,還能照顧家裏老小,簡直比他們進城做短工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而罐頭這件新奇的產品做好之後,杜幼菱也可以賺的盆滿缽滿。不隻是可以在京城售賣,還可以運到北方的其他府城,甚至是南方人,在沒有應季水果的時候,也會喜歡上罐頭。
總之,罐頭這門生意,絕對市場廣闊,利潤極大。
次日,杜老二就帶著杜幼菱去了裏正那裏,給裏正說了這件事,裏正也是高興極了。
“好好好!這是你們杜家念著咱千水村,給村裏做的大好事啊!”
之後,激動的裏正,就帶著杜老二和杜幼菱父女一起往祠堂去。
並且讓兩個兒子,一個去叫族老們,一個拿著銅鑼,去召集村裏人。
兩刻鍾後,千水村的男女老少都來了,齊聚祠堂門口的院子裏。
等說杜家要在村裏再建個廠子,他們雖不知道罐頭廠是幹什麼的,但是知道那一定是個好地方,他們可以在家門口就上工,掙錢花。
這日子啊,是越過越好了。
的確,杜家一開始在千水村建了一個養豬場,過了一年,杜幼菱又想在山上養羊,將小羊羔撒在自家私山上,山腳下弄上圍欄,這樣小羊們就不會亂跑了。
整座山上的草,小羊羔們盡情地吃,但是也需要有人放羊,所以又給一些村裏人提供了工作崗位。
接著又是水果園,如今還要在旁邊建罐頭廠。
正好,杜家養豬養羊,以及建的兩個廠子,正好給全村人提供了工作崗位。十分之完美。
提起要建罐頭廠,村裏人都十分興奮,不用多說,幾乎每家每戶都要出人,一起建罐頭廠。
建罐頭廠的時候,就連小孩子,都知道撿些用得著的樹枝幹草,還有給自己正在壘牆的哥哥或者爹甚至是爺爺。
就這樣,村裏的老少爺們一起幫忙,婦人們做後勤,一共五天就把罐頭廠蓋好了。
杜幼菱自己寫了一幅字“菱記罐頭廠”,然後杜家的下人拿回城裏去做的匾額,在罐頭廠竣工的這一天,正式掛在門頭上。
接著,千水村的村人也正式上崗,組成了各司其職的流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