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玄這話說完,朝臣們小聲的都開始探討起來。

要說這水泥的神奇之處,他們如今可算是見識的十分全麵了,那真是天賜神物!

有了這水泥無論是鋪路還是建造城池,都能給大曆朝的國力帶來一個質的飛躍。

而朝廷與杜家合作也並無不妥。

首先這是杜家的法子,要是杜家不拿出來,朝廷自然也就不會知道。

而據說發明出水泥的正是永安郡主杜幼菱,杜幼菱又是未來的太子妃。

杜幼菱的長兄杜星劍是太子的心腹,二哥杜鴻羽一直簡在帝心,如今擔任三品戶部侍郎,真正的帝王重臣。

杜家一家的忠心毋庸置疑。

所以朝廷與杜家合辦水泥倒是也合情合理,沒有風險,那麼現在最值得探討的也就是要不要拿出這麼多鐵礦粉去製作水泥。

但其實到底要不要,眾人心中已經有一個傾向了。

一刻鍾之後,朝堂上文武百官也都討論出來了。

推出一名代表出來,就是戶部尚書周大人,也是內閣閣老之一,首先站出來說:

“臣讚同使用鐵礦粉製作水泥。如今邊境加固城牆才是首要之處,蠻族雖隨時都有可能入侵,但隻要我朝邊境用水泥加固的城牆壘得足夠高足夠堅固,蠻族一時半刻恐怕根本都攻破不了。

那麼我們預計的20萬大軍馳援邊境,製作武器稍微拖慢一些進度,也不打緊了。”

戶部尚書說完就看到景元帝,捋著胡須點了點頭,麵露讚賞之意。

隨即其他的文官,同時開口:“臣附議!”

文官這邊既然通過了,那武官那邊就幾乎不需要說什麼了,他們原本第一時間就已經同意了。

於是今天的朝會,就這麼完美的結束了。

具體事宜,由太子殿下慕容玄負責和杜家實施。

杜家。

杜幼菱看向慕容玄說:“玄哥哥,陛下已經同意將鐵礦粉用於水泥路啦,那就好。水泥工坊的工人如今人手已經夠了,再加上工部的人,半個月之內我們就能生產出足夠的水泥,送去北疆,去將城牆都加固加高一遍。”

“太好了。辛苦你了菱兒。”,慕容玄看著杜幼菱眼裏都是深情。

杜幼菱笑的溫婉:“談不上辛苦的,玄哥哥。菱兒也是大曆朝的子民,水泥能幫助我們守護國門,對菱兒來說就是好事!”

慕容玄將工部的人交給杜幼菱,然後杜幼菱指揮工部的人,和水泥工坊的人,一起開足馬力製作水泥。

有了充足的鐵礦粉等原材料,所有人開足馬力,半個月之後水泥工坊就交了20萬袋的水泥,送往了北疆。

因為前期開采的鐵礦以及鐵礦粉大多用於製造水泥,所以20萬大軍的武器製作稍微拖慢了一些進度,但是如今水泥已經做完,工部又緊著20萬大軍的武器製造,倒是也沒有耽擱多少。

之後杜幼菱就開始計劃,修建從京都的路,到北疆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