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媯子騭疑惑,就連阿夔也頗為不解。
“中條山遠離鎬京,多為茂密叢林,且戎狄橫行,難以鎮守,大王為何要屯兵此處?”
姬宮湦直白道:“中條山蘊藏大量銅礦、金礦與鐵礦,玄甲軍需大量鐵礦。屯兵中條山,正是為了解決礦石之缺。”
春秋戰國更替,背後其實是鐵器時代衝擊銅器時代。
使用鐵製農具與兵器,就意味著擁有更強大的生產力和戰鬥力。
晉國能成為春秋霸主,正是因為晉國牢牢掌控中條山。魏國的魏武卒橫行戰國初期,同樣是因為掌控中條山。
西周末年,鐵礦冶煉技術尚未真正興起。
即便出現少量鐵器,也是偶然所得,亦或者天外隕鐵。
姬宮湦在驪山行苑建高爐,燒製木炭,就是為了提前布局冶鐵產業。
眾人雖不懂鐵器益處,卻知道眼前的天子,正在布設一個極其宏偉的社稷之策。
阿夔接著問:“大王為何要舍近求遠,直接在中條山冶煉豈不是更好?”
姬宮湦道:“正如你剛才所言,中條山危機四伏,目前隻能作為礦場。長途運輸雖然費力,卻不用擔心外敵來犯。”
“大王若能提供糧食,鄭地國人必然甘心效勞。”
“孤王早有此意。”
……
又過一日,戰事告歇。
條戎王領兵東竄,畢國雖傾力截殺,卻隻是小有斬獲,最終還是讓條戎王走脫。
芮國見條戎遠遁逃匿,便沒有繼續追擊,隨即退回芮國疆域。
姬宮湦率領鄭地銳士營,與內史叔垚所領虎賁軍彙合後,正式開始執行鎖山行動。
以中條山中麓為界,西起安邑女鹽澤,東至虞國疆界。
這一帶地勢較為平坦,且方便後期采鹽。史書上的假道伐虞,發生地就在此處。
鄭地銳士營將駐紮此地。
先砍伐樹木修建屏障,等後期開采礦石,再運送餘料修築邊牆。
與此同時,派工匠勘探。
一旦查明礦脈,便征召鄭地國人及周邊野人。
後期計劃雖然很完善,卻始終繞不過姬宮湦最為頭疼的糧食。
驪山行苑這兩年指望不上,弭邑倉廩已經見底,鄭地很快也會達到極限,
姬宮湦沒有糾結,畢竟萬事開頭難,辦法總比困難多。
向校尉魨交代完行動細節,姬宮湦便帶領虎賁軍,大搖大擺地返回鄭邑。
條戎潰逃的消息,早已在鄭地火速傳開。
虎賁軍路過鄭地村落時,鄭地國人與先前截然相反,紛紛上前恭迎王師。
偶爾還會有人站在高處,高聲吟唱稀奇古怪的祝歌。
姬宮湦見此場景,內心不禁有些飄然。
抵達鄭邑,當國大夫子僦率眾跪迎,壺漿簞食絡繹不絕。
回到鄭伯府邸,姬宮湦還沒來得及吃肉喝酒,阿夔便在旁邊發出感歎。
“大王英明神武,雄韜偉略,一點也不像他們說的殘暴昏君。”
姬宮湦笑道:“爾休要亂說,孤王可是大名鼎鼎的昏君。”
阿夔也跟著笑了。
他雖然不明白,姬宮湦明明就心懷大誌,為何還要維持昏君形象。
但有一點卻可以肯定,天子之所為,必有其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