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人尨拿來布帛,延乙期親自執筆撰寫盟書。
五人依次劃破手指,分別按出手印,就此完成立誓。
此乃西周民間最具約束力之儀式,即便窮凶極惡之人,亦不會違背血印盟書。
約定好會麵日期,姬宮湦便離開南郭公倉。
剛回到百花林,便有長羽甲士來報。
“杜伯嶜突患惡疾,其子互相攻陷。杜國大亂,國人四散逃亡。杜伯嶜請求大王出兵,助杜國平亂!”
姬宮湦努力皺起眉頭:“此乃杜伯嶜家務事,孤王怎可幹預?”
立儲之事,曆來便充斥荒唐、血腥與戰亂。
宣王十一年,魯武公攜長子括與少子戲朝見周宣王。
周宣王喜歡少子戲,不聽仲山甫勸諫,命魯武公立少子戲為儲君。
不久,魯武公薨,少子戲繼位,是為魯懿公。
九年後,長子括之子伯禦殺死魯懿公,成為魯國新君。
周宣王聞之大怒,便興兵伐魯,殺死伯禦,立魯武公三子稱為魯君。
此後,諸侯常違逆王命。
史書所載周幽王,亦是廢長立幼,最終殞命。
內史冂道:“杜伯嶜並無過錯,還曾襄助大王殲滅驪山戎。而今其主動求助,大王若發兵平叛,實不違背禮法。”
姬宮湦犯難道:“王畿鎮北營需震懾戎狄,玄甲軍正在彤邑縣特訓,孤王麾下僅餘虎賁軍,無力出兵評判。”
內史冂不解:“杜國僅千名甲士,曆來孱弱,虎賁軍可敵也!”
姬宮湦漠然一笑:“虎賁軍乃孤王手足,焉能因其教子無方而流血?”
內史冂頓時無以言對。
姬宮湦接著道:“其若不忍子嗣相殘,完全可以效仿弭國公。”
內史冂忙問:“如何效仿?”
姬宮湦亦不再含糊:“虛封新爵,子嗣便無從搶奪。食邑折算,則永世不愁吃穿。”
內史冂脫口而出:“大王之意,杜伯嶜獻地?”
姬宮湦頷首:“傳令,孤王已無兵可用,杜伯嶜可效仿弭國公,亦可靜觀其變。”
長羽甲士抱拳領命,旋即轉身前去飛傳。
寺人尨頗感慨道:“大王所設虛封新爵,竟還有此等妙用。”
姬宮湦笑道:“其還有更多妙用,未及展露而已。”
寺人尨急忙道:“小的鬥膽,想略知一二。”
內史冂附和:“臣也想。”
姬宮湦果斷搖頭:“尚不可說也,往後爾等均能一一觀之。”
在寺人尨與內史冂深知,姬宮湦言行舉止,必有其深意。
尚不可說,便是不可說。
……
次日,百花林。
姬宮湦尚未等到杜伯嶜奏疏,虢石父便前來求見。
在姬宮湦授意下,寺人尨將其領入百花林。
隻見虢石父瞳眸布滿血絲,似乎遭受沉重打擊,卻勉強支撐著諂笑。
“啟稟大王,公子翰收到王命,便直奔樊國。樊侯登父聽聞大王欲治其罪,竟趁夜攜帶家眷棄國逃亡。”
姬宮湦忙問:“後事如何?”
虢石父道:“公子翰急忙領兵追趕,樊侯登父渡過滋時水,船隻突然沉沒,船上之人悉數葬身魚腹。”
無需深思,自知其蹊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