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石父總算恍然大悟。
姬宮湦委以重任,向來不講求其能力多少,反而視其心誌是否堅定。
太史伯陽父從未管轄城邑,卻被任命為涇水郡太守。
祭公墩本為司徒,卻脫身朝堂,以太博之名推進新國人教化。
大夫尹球並無才能,卻莫名得以晉升為司徒。
若想重新得寵,絕非以往之巧言令色,而是要真切行事。
想通此處,虢石父拱手。
“臣願竭力籌措糧食,助大王成就無上霸業。”
姬宮湦頷首道:“上卿若能解孤王缺糧之難,孤王定然重重有賞!”
虢石父大喜,旋即告退。
姬宮湦長舒一口氣。
戎狄肆虐王畿,如今整體局勢已然實現逆轉。
犬戎暫時不會興風作浪,薑緄二戎也轉攻為守,收複渭水北岸近在眼前。
朝堂實現大換血,雖然尚未重建,卻已符合姬宮湦近期所需。
群臣存在的唯一意義,便是替自己做事。
諫言萬句,抵不過一把糧食。叩拜千次,尚不如一片銅甲。
鐵骨之大明,正是毀於清流諫言。糜爛之大清,亦是毀於奴才叩拜。
所謂帝國,實乃一帝之國。
……
數日後,戰報頻頻。
王畿鎮北營改換作戰方式,派遣小隊在甘穀水附近遊走。
遇到薑緄二戎散兵遊勇,先加以控製,爾後進行遊說。
戎兵若願意歸降,便當場許以新國人身份。
即便戎兵誓死不願,也會將其押往陣前,再當眾進行釋放。
一番攻心之作,歸降戎兵竟已超過五百人。
薑戎王向來疑心冗重,對被釋放之戎兵,不僅沒有稍加寬慰,反而將其等發配至最為苦累之處。
戎兵亦是人,自然攜帶趨利避害之本能。
西周末年時期,國之歸屬與民之族別尚未清晰成型,隻以周禮判斷國野及戎狄蠻夷。
新國人大量彙聚,皆因姬宮湦所製定之策。
衣能蔽體,食能果腹,戰可立功,歸有親眷。
但凡知曉者,無不憧憬。
王畿鎮北營沒有急於求戰,而是集中歸降戎兵,組建北山思鄉團。
每當黃昏降臨,北山思鄉團便輪流到陣前,高唱戎狄牧歌,直至破曉時分方才停歇。
甘穀水戎兵無不聞歌暗泣,士氣不斷低落。
開始有戎兵擅自離營,主動投奔王畿鎮北營,隻為獲得新國人身份。
薑戎王見勢,更為暴烈。
派遣親衛日夜巡邏,但凡遇到逃跑戎兵,悉數當場梟首示眾。
如此一來,叛逃者更甚。
甘穀水塢堡城牆持續增高,薑緄二戎之信念卻在不斷坍塌。
校尉姞䇋已然掌控戰場節奏,隻需靜待薑緄二戎爆發大規模內亂,屆時趁勢突襲,便能一舉拿下甘穀水。
漢中之地,褒國國人動亂愈發變得激烈。
申繒兩國甲士強力鎮壓,大量褒國國人四處躲避戰亂。
其中有部分躲入南山,青壯自發糾集,並意外獲得大量甲兵與糧食,建立漢中保衛營。
漢中保衛營兵力高達三千,以山麓為掩護,不斷襲擊申繒兩國甲士。
申侯派重兵前去圍剿,結果卻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