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宮湦麵色一變。
西周雖有奴隸買賣,卻多為征戰擄掠之俘虜。
卿士貴族之奴仆,早已實現良性循環。
即便互有交易,也是卿士貴族彼此相商。
人口,便是第一生產力。
相較於性情不明的俘虜,奴仆後人自幼訓練,更為得心應手。
購買俘虜者,大多用於殉葬及危險工作。
此時漢中流民遍地,漢中商賈之意可想而知。
“天子仁德,昨日方廢除活人殉葬,爾等竟欲販賣漢中百姓?”
頓隰當即道:“公子,此人非彼人也。”
姬宮湦頗為鄭重:“大王早已言明,東市嚴禁涉及奴隸買賣。”
頓隰連忙解釋。
漢中糜爛,屍骨連綿。
百姓流離失所,雖有漢中保衛營,糧食卻難以為繼。
大量老弱婦孺食不果腹,卻又無處可逃。
王城漢中商賈不忍,便借助南山林道,將漢中老弱婦孺運往王畿。
依照新國人之策,老弱婦孺應當不會餓死。
然轉運耗費頗為高昂,王城漢中商賈早已財力不濟。
恰逢東市單設雲夢坊,他們便想出妙策。
效仿楚國商賈,獨占一坊之地,借助東市籌集轉運之資。
漢中除盛產稻麥外,山野間擁有大量野獸。
老弱婦孺將會攜帶皮貨、獸牙、獸骨等貨物,在東市售賣。
售賣所得之資,均悉數用於轉運後來者。
為提高籌集速度,漢中商賈將會組織人手。
根據買主所購之額,提供修繕屋舍、搬運貨物及灑掃庭除等服務。
頓隰所指買賣之人,便是替買主勞作。
姬宮湦聽罷,想起前世義賣之行,大體不差。
漢中皮貨雖多,品質卻較低,且多為陳年留傳,並不適合製作皮甲。
獸牙乃士與國人常用陪葬品,需求時多時少。
獸骨多用於製作農具,平時用量亦有限。
姬宮湦分析道:“爾等若為漢中百姓,大王定會答應。”
頓隰當即大喜道:“有勞公子代為呈請!”
“獨占一坊雖易,爾等販賣之策,卻並無過多效果。”
“我等亦自知此事艱難,但聊勝於無也!”
姬宮湦思索片刻:“本公子倒是有一策,既能解轉運之困,往後亦可長期經營。”
頓隰忙問:“是何良策?”
“申繒兩國聯軍踐踏漢中,必有不少兵甲輜重。既為存命,何不取之?”
“公子有所不知,兵甲輜重雖然貴重,各國之間卻嚴禁倒賣。”
“爾等先取之,再熔煉成農具,與獸骨農具區分出售。”
“隻怕買主亦不多也。”
姬宮湦明確道:“兩郡近五萬戶新國人,正缺大量銅製農具。”
頓隰思慮片刻後道:“公子之策確實巧妙,小的這便前去告知漢中商賈。”
姬宮湦不忘提醒:“野獸之筋,亦可用於製作弓弦。爾等若能尋來,吾會悉數收購。”
頓隰鄭重頓首:“小的代漢中老弱婦孺,叩謝公子大恩。”
姬宮湦微笑,不再多言。
待頓隰與鬥不曲走後,太倉姬綦好奇上前。
“大王為何要遮掩身份?”
姬宮湦道:“孤王雖有國倉坊與國營坊,卻無法驅使天下商賈,唯有令造身份。”
太倉姬綦更加驚訝:“大王欲掌控天下商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