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坦誌取子璅,詭計賺呂恭(1 / 2)

子璅望向二十顆頭顱。

“傾盡王畿之兵,殺盡仁義之士,吞盡九州之地,斂盡天下之財,收盡萬女之美,享盡無窮之奢。”

姬宮湦並不惱怒:“聖賢曰,爾為何人,所思便為何物也。”

子璅一頓:“哪位聖賢?”

姬宮湦忍不住調侃道:“人盡皆知,姓常名言道。”

“聞所未聞也!”

“孤王曾於夢中受其教誨,方才悟出六誌。”

“是何六誌?”

“民者,食可果腹,衣可蔽體。兵者,戰可建功,功可獲賞。匠者,技可養家,力可糊口。”

子璅駁斥道:“爾僭越周禮,置郡縣農莊,建藍田大營,不過蠱惑人心之舉。”

姬宮湦並未理會:“士者,學可致用,才可施展。商者,貨可通達,利可持恒。”

子璅再度駁斥:“爾建東市,亦屬倒行逆施。”

姬宮湦道:“王者,行可利民,舉可益國。”

子璅道:“爾殺戮不絕,討伐不斷,竟敢妄稱利民益國乎?”

姬宮湦又望向媯子騭。

眨眼間,又是五顆頭顱。

“孤王所殺,皆為害民之惡賊。孤王所伐,皆是無道之諸侯。”

子璅已然麻木:“何為害民?何為無道?”

姬宮湦道:“鹽乃萬民之需,爾等把持鹽道,操縱市價獲利,莫非是益民之舉?”

子璅無言以對。

“國弱民貧,卻不思進取,仍如跗骨之蛆,盤剝子民血汗,豈非無道之君?”

子璅已然難以辯駁。

姬宮湦話鋒一轉:“孤王最後問爾,為何要與民為敵?”

子璅潸然:“申侯於吾,有救命再造之恩也!”

姬宮湦並不意外。

“隻因救命之恩,便禍害萬民。孤王為報毀船之恨,亦可伐滅宋國也。”

子璅慌忙道:“此皆為吾之過也,吾願赴死以謝罪!”

姬宮湦直言不諱:“明日午時三刻,爾將梟首並棄市。臨死之前,爾若誦讀孤王之六誌,並悔悟已罪,則宋國之罪可免。”

子璅唯有應承。

審訊完子璅,姬宮湦當即派寺人尨與呂恭會麵。

在南郭公倉會麵時,呂恭便識得寺人尨。

彼時寺人尨為普通奴仆裝扮,此時卻換著寺人服飾。

呂恭頗感意外:“大人追隨公子晨,為何會出現死牢之內?”

寺人尨壓低聲音:“天子審訊宋商子璅,公子陪同左右,吾自然要跟隨也。”

呂恭忙問:“結果如何?”

寺人尨微眯雙眼:“此乃機密,與爾無關也。”

呂恭悄然掏出一塊金餅,塞進寺人尨懷中。

“實不相瞞,在下此番前來,正是為轉圜子璅之事。”

寺人尨小聲道:“據吾所知,大王最痛恨吃裏扒外之人,此事恐難以轉圜矣!”

呂恭果然聽出言外之意,亦將聲音壓低。

“莫非真無可能耶?”

寺人尨嫣然一笑。

呂恭當即會意,又將一塊金餅悄然送到寺人尨懷中。

寺人尨輕輕拍了拍肚皮:“大王剛才審訊,曾刻意盤問子璅,其所積蓄家資藏於何處。”

呂恭眼前一亮:“敢問大人,子璅可有言明?”

寺人尨歎息搖頭:“子璅道,其家資已被悉數抄沒。”

“天子作何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