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四境無戰事,東市起亂煙(1 / 2)

內史仲颸應聲承諾。

其本就不諳商賈之道,自然不會像父親內史冂那般深究。

下屬很快取來膳夫之具。

姬宮湦讓寺人尨上手,先取一口陶鍋,放入清水與小塊豆腐燉煮。

等到鍋中沸騰,再依次灑上些許濁酒、硝鹽與野菜。

再用中火簡單燉煮片刻,便可以正式出鍋。

古代油脂匱乏,如此清燉之法,更容易向普通百姓普及豆腐。

內史仲颸拿來碗筷,眾人本已饑腸轆轆,開始依次分食。

姬宮湦淺嚐幾口,整體味道還算過得去。

寺人尨下鹽比較重,搭配黍米粥,卻不會太鹹。

等姬宮湦抬起頭,便見眾人狼吞虎咽,猶如品嚐到珍饈美饌一般。

內史仲颸很快打起飽嗝。

“大王,豆腐果真美味!”

姬宮湦笑道:“普通百姓若能經常食之,必然會感念太造之功。”

內史仲颸急忙拱手:“此乃大王仁德之功,臣萬萬不敢貪念。”

“孤王隻是偶窺其法,太造方為創製之人。”

“若無大王之法,臣便無法創製,正如製鹽與造紙一般。”

姬宮湦話鋒一轉:“言及此二者,孤王倒是想起另一種新奇之物,太造可以繼續創製。”

內史仲颸頓時眼前一亮。

“敢問大王,是何奇物?”

“此物過於貴重,待四下無人,孤王再與太造密談。”

“諾!”

……

次日,寒風侵肌。

姬宮湦放緩腳步,返回大殿時,晌午已過。

內史冂當即奏報諸事。

褒洪德被大火燒傷,熬到昨日淩晨,終於一命嗚呼。

內史冂遵照先前計策,將姬宮湦早已擬定好的王命詔書頒下。

褒珦子嗣斷絕,改封漢中君墨耳為褒國公。

與此同時,同意漢中君墨耳奏請,由大周派屬官前往漢中,代為推行郡縣製。

褒國正式名存實亡。

內史叔垚率五千龍驤軍,趕赴漢中各邑安民。

瞿無疾領餘下三千龍驤軍,前往漢水河口,目前正在安營紮寨。

十月入冬臨近,西陲諸戎必然會有所圖謀。

西岐郡內,天狼軍僅有二千餘兵力。

如今漢中戰事已定,玄甲軍正在折返西岐郡,防範西陲諸戎進犯劫掠。

北山之麓,亦有新進展。

兩千羽林軍已奔赴涇陽縣,姞䇋亦傳回最新奏報。

犬戎族人開始接受安置,采用分家立戶之法,分散遷入西岐郡與漢中郡。

勃赫與烏哈非但沒有異議,反而積極協助。

待明日午時,二人將會抵達大殿,覲見天子。

東麵,校尉魨傳來消息。

條戎迄今尚未出現異常舉動,中簏長牆已加固完畢,安邑女鹽池亦修築好塢堡,足以抵禦條戎進犯。

四境無戰事,唯剩周南。

太倉姬綦每隔一個時辰,便上報一份奏疏。

國倉坊入庫大量紙幣,昨夜通宵達旦兌換糧食,局勢總算有所和緩。

消息傳出後,不少新國人爭相趕來,趁機儲備冬春之糧。

東市糧價隨即觸底,定格在每石八毫金。

據聞,周南糧價也接近下限,最終將在每石六毫金左右。

太倉姬綦與鬥不曲預測,低糧價將會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