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宣王曾讓魯武公廢長立幼,後長子括之子伯禦殺叔自立。周宣王興兵殺死伯禦,立魯武公三子稱為魯侯。
魯侯稱屬撿漏繼位,對周王室極為恭敬。
其亦延續傳統,每年開春時節,均會親自前來王城朝見周天子。
魯國始封於周公旦,因其在朝司職,便命嫡子伯禽前往就封。
周公旦薨時,風暴雷鳴,將莊稼掃蕩幹淨。
周武王駕崩之時,亦曾發生過此種天象。
典籍記載,周公旦曾在宗廟祈禱,希望能代周武王受難。
其時周成王在位,因感周公旦之心,便賦予魯國郊祭文王,奏天子禮樂之權。
魯國由此成為姬姓之宗邦,諸侯之望國。
雖然經曆內亂,仍是最忠心周王室之諸侯國。
姬宮湦頗為不解:“魯使可曾言明,魯侯稱為何要提早朝會?”
太常姬黁道:“大王連滅王畿諸侯國,魯國雖在千裏之迢,卻已收到訊息。”
“魯國從周禮最甚,莫非魯侯稱欲勸諫孤王?”
“魯國曆來朝會,均不牽涉王畿之政。臣以為,其為天下大勢而來。”
“天下大勢,也就如此。”
“大王有所不知,自魯侯稱繼位,不少諸侯國君便大不如前。”
姬宮湦道:“姑且觀之,屆時太常務必好生招待。”
太常姬黁領命:“諾!”
姬黁姬綦父子二人走後,姬宮湦才將酒肆所聞告知太督內史冂。
太督內史冂先是驚訝,旋即便麵露驚恐。
“啟稟大王,莫侯餘臣回國,成周乃必經之路。”
姬宮湦眉頭一皺。
“莫非其等欲效仿西陲六國,擁立姬餘臣?”
太督內史冂道:“成周洛邑,乃周公旦平定三監之亂所設。”
姬宮湦若有所思:“弑君之舉已然滋生,弑天子之惡便不久矣。”
“茲事體大,望大王派邦諜前往成周,盤查姬餘臣下落。”
“太督所言甚是!”
寺人尨忙問:“宋使皇甫蠡親近莫侯餘臣,小的是否也要派人暗查?”
姬宮湦道:“非但宋使皇甫蠡,諸國駐使皆需暗查,衛國糧商角人六指,齊國糧商崔仲白,亦在暗查之列。”
寺人尨當即前去執辦。
姬宮湦隻感覺疲乏侵心。
明知成周諸侯有滔天陰謀,自己卻知之甚少。
糧食仍在不斷湧入,雖算好事一樁,姬宮湦卻無法高興起來。
無力感充斥內心深處。
姬宮湦不由得長歎一聲。
“周南之地,索然無味。”
太督內史冂見狀,當即起身道:“敢問大王,本欲如何取周南之地?”
姬宮湦如實道:“此策昨日方才定下,先購買周南奴隸。待申侯進犯鄀國,便正式興兵討滅申國。”
太督內史冂笑道:“大王曾言,敵之所攻,吾之所取,並未相撞也。”
“孤王何時說過?”
“此前攻打薑戎腹地,大王親口所提,爾打爾的,吾打吾的。”
“此乃聖賢之言,非孤王所能妄稱之語。”
姬宮湦剛說完,天靈蓋頓時一片靈光乍現。
如今已是深秋時節,即便成周諸侯悍然擁立姬餘臣,也隻能等到開春再大舉興兵。
西周遠途行軍作戰,動輒以年月計算。
偏遠諸侯國,消息傳遞更為滯後,甚至三年五載方才聞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