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史仲颸大惑不解。
“還望大王明示!”
姬宮湦解釋:“隻需在道路灑鹽,便能將積雪化去。”
內史仲颸自顧點頭:“此舉確實過於浪費。”
“此為前期之策,待到路麵凍僵,便可用雪橇進行運輸。”
根據記載,大禹治水時,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
檋同居音,為登山釘鞋。
西周寒冬時節,雪橇多用於人員雪地通行。
內史仲颸對此並不陌生。
“撬者,所載貨物不多也。”
姬宮湦道:“那便大舉購進犬隻,著人多加訓練,往後用於拖拽雪橇前行。”
內史仲颸簡單盤算後道:“如此一來,耗費亦不小。”
姬宮湦卻不以為然:“但為王師,不講耗費。”
內史仲颸頓首。
四郡民安,皆因王師驍勇。百業興旺,亦因王師守邊。
區區耗費確實不足為道。
況且用於化雪之鹽,隻需敲碎粗鹽塊即可,無需再行熬煮。
……
三日後,初雪停歇。
在內史仲颸緊急征召下,很快便選定二百名青壯。
軍糧司隨即成立,開始搭建磨坊、蒸爐、烘烤房與壓縮間,逐步形成流水線。
姬宮湦不再逗留。
率領第一批運糧者,以粗鹽開路,返回東市。
落雪之後,東市顯得異常清靜,隻有駐守甲士在清掃路麵積雪。
姬宮湦解決糧食劃撥之事後,便化身公子晨,前往南郭公倉。
延乙期正待在內堂烤火。
見到姬宮湦突然前來,急忙站起身行禮。
姬宮湦落座後,便問:“延鬆可有密信傳回?”
延乙期忙道:“三日前便有一封,碰巧在落雪那晚送抵。”
鄀國向申國宣戰之時,延鬆已清空存糧,依照密令趕往成周洛邑。
抵達成周洛邑後,延鬆便再次改換身份。
自稱鄀國蕞爾糧商,為避戰而遷居成周洛邑。
成周洛邑所處河洛平原,名義上仍屬王畿之地。
周成王時期,周公旦平定三監之亂,遵從周武王遺誌,在河洛營建東都,加強對中原殷商遺民控製。
曆時一年,洛邑順利建成,內分東西兩城。
東為成周,設有周王室宗廟,並將大量殷商遺民遷往此地。
西為王城,周成王曾舉辦九鼎安放大典,並以此為都城。
此後,西周都城多次搬遷,在鎬京與洛邑之間互替。
洛邑由成周八師鎮守。
周公旦封武王同母弟康叔為衛侯,以殷商故都朝歌為衛國都城,並授予衛侯統帥成周八師之權。
自此,中原以衛國獨大。
周宣王時期,屢戰屢敗,成周八師最終凋零。
洛邑之王室公族,亦多以衛國馬首是瞻。
換言之,成周洛邑早已變成衛國羈縻之地。
周邊諸侯國,陸續淪為衛國附庸,進貢衛侯而不朝天子。
姬宮湦任由鄀國遺民自擇去路,其中一條便是前往成周洛邑。
延鬆借此掩飾身份,所以並未引起他人注意。
租下一間小鋪後,延鬆開始以初到為名,四處拜會洛邑王室公族。
區區鄀國糧商,洛邑王室公族自然不會待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