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甯走後不久,瞿無疾安排好撤離之事,重新折返大帳。
“大王,楚人不可信也!”
姬宮湦微微一笑:“孤王取民而棄地,正是為了讓庸國繼續壓製楚國。”
瞿無疾道:“大王勞師遠征,雖得民五千,卻頗為不值。”
姬宮湦意味深長道:“此役方為開端爾,王師奔波近半個月,所圖自然不僅限於此。”
瞿無疾不解:“末將蒙昧,還望大王指教。”
“周南尚有四國也!”
“莫非大王欲盡收周南?”
“正是!”
“隻要大王一聲令下,虎嘯軍便可輕取周南。”
姬宮湦卻搖搖頭:“孤王之所需,非興兵攻滅周南諸國,而是逼迫其等自願放棄國號,主動向孤王進土獻民。”
瞿無疾不禁搔首:“逼迫周南諸國自願?”
“被迫自願,亦是自願。”
“末將但憑大王差遣!”
姬宮湦走到堪輿圖前,用木炭將王師行跡標出,隨後朝瞿無疾開口。
“爾可記得,孤王此前所講,圍魏救趙之異聞?”
瞿無疾頓首:“仙人之所述,大王之所傳,末將自當銘記於心。”
“爾可知其精妙所在?”
“龐涓必死!”
“為何?”
“龐涓統帥大軍,魏國國君召喚,其必須領軍回援,否則便是謀逆。”
姬宮湦頷首:“倘若孤王乃庸國國君,爾為庸國大軍統帥。麵對王師攻打庸國,爾會如此處置?”
瞿無疾沉思片刻。
“末將會率親衛甲士回援,以明忠君之誌。大軍則繼續圍困麇國都邑。”
“王師將猛攻庸國。”
“楚君仍未脫困,王師便隻能深入庸國腹地。屆時庸國大軍調轉方向,舍楚君而攻王師,或可逆轉局勢。”
“如何能保庸國都邑不被王師攻破?”
“庸國都邑定有儲糧,若是堅守,數月難破。王師糧草則需長途運輸,庸國隻需派人襲擾糧道,王師定然難以為繼。”
姬宮湦頗為滿意:“孺子可教也,孤心甚慰!”
瞿無疾忙道:“啟稟大王,末將已二十有七,並非孺子也。”
姬宮湦忍不住大笑:“那便是將軍可教也。”
瞿無疾反倒有些羞澀起來:“多謝大王謬讚!”
姬宮湦收斂心緒:“將軍既然可教,孤王便再轉授將軍另一樁異聞。”
“尚有另一樁異聞?”
“孤王所獲仙人之所授,堪稱浩渺無窮,圍魏救趙隻是其中之一。”
瞿無疾頗為激動:“末將懇請大王指教!”
姬宮湦頷首:“此樁異聞,名為假道伐虢也。”
瞿無疾忍不住猜測:“莫非是一位名為賈道的奇人,前去伐滅他國?”
姬宮湦笑道:“假乃假借也,道為道路,虢即虢國之虢。”
“虢國此前反叛,已被大王誅滅,虢石父如今正在犬丘養馬,莫非是虢國此前之事?”
“與圍魏救趙之魏國一般,此虢國非彼虢國也,隻是同音共律而已。”
“原來如此!”
前世史書所載,虢國曾有五個,分別為東虢、西虢、南虢、北虢與小虢。
周武王攻滅殷商後,將叔叔虢仲與虢叔分別封為虢國國君。
虢仲封地地處中原,是以稱之為東虢國。
虢叔封地位於王畿西陲,因而被稱為西虢國。
東虢國為鄭武公姬掘突所滅,其後裔遷往中條山東部,於大河北岸建立北虢國。